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
诗中写的是灶神的形象,将丞相比作灶神,以此献寿,可谓别出心裁。
南宋诗人刘克庄的《岁晚书事十首》(之一),写儿女深夜偷偷烧香祭灶的童趣:
门冷如冰尽不妨,由来富贵属苍苍。
谁能却学痴儿女,深夜潜烧祭灶香。
诗中写道:门外冷得如冰也不妨碍灶王爷上天,从来人间的富贵属于上天赐予。不知谁能学我的一对痴儿女,深夜偷偷学大人烧香祭灶呢!儿女深夜偷偷烧香祭灶,可见祭灶的习俗影响之深。
清代诗人周宗泰《姑苏竹枝词·跳灶神》:描绘了跳灶神的习俗:
又是残冬急景催,街头财马店齐开。
灶神人媚将人媚,毕竟钱从囊底来。
《清嘉录》载:“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周宗泰的这首词,就是写的跳灶神的情形。人们要“跳灶王”,主要是讨好灶神,希望他保佑来年赐福。
宋代诗人吕蒙正的《祭灶诗》,感叹文章不值钱: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白话译文:“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这是写腊月送灶。民间送灶都要供麦芽糖,意思是把灶王爷的嘴粘上,“上天言好事”,但是作者连麦芽糖都买不起,只有清茶一杯,青香一柱,就算是完成礼仪了。“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既然没有麦芽糖,那么灶王爷就一定会说话了,那我求他说什么呢?就求他对玉皇大帝说,人间的文章是最不值钱的。
这首吕蒙正的关于祭灶的诗词,就是吕蒙正比较清贫的时候的反映。吕蒙正非嫡子,其父吕龟图内眷很多,其母刘氏与嫡妻不和,连同吕蒙正一并被赶出,刘氏发誓不再嫁人,吕蒙正母子居住在寒窑,非常穷困窘迫。后来官运亨通,迎接父母亲同住,父母亲同屋不同房,然而吕蒙正对他们奉侍得非常周到。
吕蒙正官声卓着,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知人善用,提拔和举荐了两位着名宰相,一个是富弼,一个是自己的侄子吕夷简,二人都被列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后世评价吕蒙正,莫不首举其肚量,宋太宗曾言:“蒙正气量,我不如。”,脱脱《宋史》评价:“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上嘉其无隐。”。
吕蒙正代表作为千古奇文《寒窑赋》,相传此赋是作者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作者以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感叹“时也运也命也”,来说明一种自然循环的朴素的人生思想。“二十三祭灶王,一碗清茶一碟懈”。</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