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二百八十七章

1个月前 作者: 常子忆

卜日家祭灶,牲肥酒香清。分胙虽薄少,要是邻里情。

众起寿主人,一觥潋灩倾。气衰易成醉,睡觉窗已明。

吉日在家里举行祭灶,献上肥肥的牲猪和又香又清的美酒。祭祀完毕分享的祭神之肉虽然不多,还是邀请邻里一起来分享。众人一起祝主人长寿,诗人端起满满一大杯酒倒进口中。年老气衰容易喝醉,睡觉时窗外已经天明。诗人在家祭灶,邀请邻里分享祭祀后的供品,体现了乡里情谊。

宋代大诗人苏轼的《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其二),借祭灶宽慰自己:

圣明宽大许全身,衰病摧颓自畏人。

莫上冈头苦相望,吾方祭灶请比邻。

熙宁四年(公元1071)十一月苏轼到杭州任通判。初到杭州,写诗寄给弟弟子由。诗中说圣上宽宏大量保全了我的性命,但我自己身体多病衰弱常常害怕别人。你不要站在山岗上苦苦相望为我担心,我正在邀请邻居一同来家祭灶。诗人对被诬陷自请外放内心很是不满,借祭灶来宽慰自己。宋人祭灶使用一种称为“胶牙饧”的灶糖,使灶神说些甜言蜜语。也有人说是要让灶神上天后齿牙被糖黏住,说不出话来。这里有讥讽诬陷他的谢景温等人的意思。

北宋诗人秦观的《答曾存之》,借祭灶抒落第失意之感:

环堵萧然汝水隈,孤怀炯炯向谁开。

青春不觉书边过,白发无端镜上来。

祭灶请邻聊复尔,卖刀买犊岂难哉。

故人休说封侯事,归钓江天有旧台。

此诗作于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时诗人落第归蔡州。诗的首联写蔡州环境:被汝水环绕,城门炯炯不知向谁开。颔联写诗人感叹自己的青春不知不觉在书边度过,已经在镜中看到自己头上有了白发。颈联写诗人祭灶时邀请邻居来聊聊今后的出路,改行务农是否可行?尾联诗人请老朋友不要再说封侯的事情,自己归来到江边钓鱼,原来的钓鱼台还在。落第失意之感溢于言表。

南宋诗人陈藻的《平江腊月廿五夜作》,表达了故国之思:

昨日宰猪家祭灶,今宵洗豆俗为糜。

燔柴夹水明如昼,截竹当阶爆御魑。

故国赛还新岁愿,老翁回忆幼年时。

才高命薄天相戏,我亦刚肠不肯悲。

陈藻,字元洁,为宋代着名学者林光朝再传弟子,能守其衣钵。着有乐轩集八卷。此诗写于腊月二十五祭灶后。诗中写道:昨日家家宰猪祭灶,今晚户户洗豆做豆糜。溪水两岸燃烧的柴火明亮如昼,人们截断竹子在台阶前燃爆驱散魑魅。回想故国希望能还新年许的愿,我老翁不由得回忆起幼年时祭灶的情形。可惜我才高命薄遭到老天的戏弄,我自有刚强的性格不肯悲伤。诗人描绘祭灶后人们迎接新年的情形,感叹自己才高命薄,难掩自己的故国之思。

宋代诗人孙纬的《献寿》,描绘了灶神的形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