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大众社会理论的批评家们指出,表面上同质的“大众”受众,实际上存在巨大的社会差异。由于所属社会阶层不同,在生活圈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受众们在生存条件和观念上存在许多差别,虽然他们接触相同的媒介渠道或接收相同的媒介信息,这似乎超越了先前的众多界线,但是并没有淡化甚至消除这些差别。
由于媒介业已经开发和寻找到更多新的“适位”受众市场,因此在这一点上,媒介已经不需要劝说,它们甚至已经进入了这样的业务中:力图界定和创造出以品味和生活方式为基础的、新的社会和文化亚群体,并通过这种方式来确认潜在的媒介消费者。
这是一个以媒介为基础、持续不断地创造新风格和虚拟身份的过程,这些风格和身份,都是为了在受众的心中弹拨出热烈的和声。
尽管如此,受众的媒介使用可能总是根据其早期媒介经验,以及熔铸在个人社会生活中的身份认同而大体决定的,或者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符合。除了家庭这种特殊的社会单元外,还有学校同学这样的同侪群体,以及邻居朋友等,他们都影响着人们的品味和媒介消费,这种影响尤其体现在音乐和电视方面,两者都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媒介。
有时,人们将年轻人的偏好按年龄段进行详细划分,有时只是大体上区分“青年文化”与成年人文化的不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不同层次的划分。年轻的成年人的媒介经验,被工作中和休闲中的社会交往所重塑。
评论:
亚文化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
亚文化有各种分类方法,罗伯逊将亚文化分为人种的亚文化、年龄的亚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等。如年龄亚文化可分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可分为城市文化、郊区文化和乡村文化等。由于亚文化是直接作用或影响人们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其影响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它能赋予人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
青年亚文化,是指主要由年轻人群体创造的、与父辈文化和主导文化既抵抗又合作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英国学者默克罗比这样描述青年亚文化的特征:“这不是传统的中产阶级文化,与父辈文化也不紧密相连。这是一个被工人阶级年轻人的经验所统治的文化空间,是他们的语言、他们的创造力首先创造出了这个亚文化国。”也就是说,青年亚文化的主要内涵正是体现在它与父辈文化和主导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之中。
时间:5月27日,地点:宿舍,内容:《受众分析》161-170页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