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鹏开始体会到一些老蒋那个什么“攘*外必先安内”的具体含义了,他的安内可不只是党派之争,名义上的统一与实质上的统一相差太远了。再多的人也好、矿产资源物资也罢,不停的内争、内斗、内战,再大的民国遂有耗完的那一天。
他不想去评论老蒋的目的与功过,但老蒋致力于统一民国的结果点是无可厚非的。
自己空有一支比目前民国军队强太多的部队,却不敢去征战南北,即使是后期表面上统一了民国的老蒋,都不能让民国强大。
华夏只有一个人和他所领导的集体能真正地让华夏民族挺起腰杆,但他和他的集体还要经过那么多的磨砺,还要那么长的时间!再有,便是充分利用二次大战世界大动乱的机会,这些都需要时间。
所以畅鹏在思考,目前的西海湾军队花费、训练、装备都是天文数字,西海湾纵然拥有了一种有别于民国的体制和发展基础,但一步步该怎么走?
现在训练好的、将来成为老兵的部队该怎么用?接着训练和装备下一代真正用于拼命的适龄军队的规模?装备什么样的武器等等?他都不得不用尽心思来作考量。
二战初期,美国才多少正规军,10万、20万?更多的只是国民警卫队,难道西海湾有能力和实力像美国一样,可以迅速在一夜之间冒出几百万军队!连实力强大的美国都不会在非战争时期拥有大量的非战斗常规军,那西海湾就应该向美国学习。
西海湾的军队数量要自己放心,亦需让别人放心,最主要的要让即将上位的老蒋和列强们放心,否则大家都难以‘安定团结’。
这个数量得好好的算一算,策略得好好的谋划!
参照桂系目前的编制和做法,桂系获得两个军的编制,他们一个在外征战、一个留在八桂保护自己的老窝。但老蒋依然不放过桂系,便有了日后的蒋桂战争。
蒋桂战争的起因,有一定的复杂因素,但畅鹏认为其中的一点是很主要的,那就是桂军很能打,李德林、白建生太强势,强到何应钦都想利用桂系的强势而取代蒋志清。
从粤省出海口入海的航行,一路风平浪静。
辛报国因弄不清司令突然晕厥的原因,对他的身体状况很不放心,除了保持基本的睡眠便一直陪着他。这一早来到专舱喝上几杯茶、闲聊几句,畅鹏便自行入定般地进入了深思状态。
纵观畅鹏的经历,他也就是一个当过几年兵的商人,他的见识和历史知识不少,头脑灵活、较为聪明,但他的根本就属于安逸的一代人,因为他出生和生活在安逸的年代,他的谋略别说战略,连战术家都算不上,否则他在前世便不只是一个身家不过亿的小商人了。
所以,畅鹏所思考的这些,都不可能拿出来和辛报国讨论,除非告诉他自己是穿越者、充分了解历史和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己来到这世的行为方法,多是以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抄袭历史知识来行事的。
他从来不打算去当出头鸟,更加不能做出任何改变历史的行为。所以,畅鹏最终做的和要的还是安逸及一点点的精彩。
就快进入1926年,1926年是真正南北大战的年代,也是一个华夏近代历史进程的基本点,遂是蒋志清掌权的起点。按畅鹏自己的思维和行事模式的思考,具体的西海湾制军数量这一个矛盾,他有了定数。
畅鹏想起即将展开北伐的羊城革命军的编制就好笑,动辄便是7、8个军,总数不过7、8万人,一个军1万人?那一个师的人数最多不过3000人。
好吧!这就是解决西海湾军队数量的基准方法:
十年内,西海湾的军队数量就以10万人为基准点,设立5个师,不设军级编制。
至于西海湾的师级战略或战术部队是否有别于你们革命军的纯步兵还是合成军种,无论是否在战斗力有巨大的区别,至少在名义上我的部队只是师一级。
你老蒋不满意也好、不放心也罢,我西海湾具有这么大的优势还斗不过你,那我老王便不要玩了。再说,我还有更多的办法,去制约你老蒋不要来打我西海湾的主意。
决定了西海湾军队数量上的问题,是否参与北伐、参与内战这又一个矛盾?畅鹏认为这个可以拿出来与辛报国商量和制定方案。
一番两个人的讨论和争执过后,辛报国这个具有战略家潜力的军事人才,让畅鹏给限制成了一个战术者。
因为无论辛报国怎么谋划和策划,其预想预测的结果,怎么都不是知道最准确结局的畅鹏的对手,畅鹏说出来的任何一个结果便是必然的真理,因为他所知晓与掌握的国内和国际形势都是辛报国未知的。
在争执和交谈中,畅鹏看出辛报国所拥有的战略家的高度,他甚至起了将辛报国移交给毛伟人使用的想法,但如果自己拥有一名战略家级别的战术高手,不就可以更轻松的驾驭自己的游戏心里吗?
所以,畅鹏把一个战略家格杀在摇篮中!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