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她去找了她们的导师Cora,跟Cora表达了想多旁听几门课的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div>
Cora非常干脆地说,没问题啊,只要你自己精力足够旺盛,都可以呀。
卞轻洛问的时候,想象的是几页纸,可以站那顺手翻完。
结果说时迟那时快,柔弱的女导师Cora突然掏出一个庞然大物,向卞轻洛递过来,她伸手一接,胳膊差点因为不堪重负而当场脱臼。
卞轻洛定睛一看,这本1000多页的玩意的封面上,赫然印着几行字:CoursesofInstruction2006-2007【2006-2007年课程清单】
HarvardUniversity.【哈佛大学】
FacultyofArtsandSciences.【文理学院】
HarvardCollege【哈佛本科生院】
GraduateSchoolofArtsandSciens.【艺术与科学研究生院。】
就是说,仅仅就本科和文理学院的课程表及课程的简单介绍(一般3-5行的介绍),哈佛就一口气列了1000多页。
卞轻洛估计,把哈佛全校的课程名单一一排列出来,是不是得绕上赤道一周两周啊。
上辈子她读的大学在淝城,偶尔也会去科大这样的重点大学旁听,卞轻洛就觉得自己已经见过世面了。
现在,捧着这个庞然大物,她有种金轮法王突然路遇萧峰的悲凉感,过去多年建立起来的牛校感当即化作片片飞屑,随风而逝。
后来她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了,端着它回到宿舍,仔细研读起来。
如同一个饥饿无比的人,捧着一个写满了各种山珍海味的菜单,边咽着口水边往下读。
读到最后,就是《廊桥遗梦》里面女主角遇上男主角的感觉,之前和丈夫风平浪静的婚姻,原来都是不算数的,这才是真正伟大的爱情。
当然,让卞轻洛感觉仿佛产生伟大爱情的,不仅仅是哈佛所提供的课程之多,更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课程之人性化。
国内的媒体,时不时地就会把“大学精神”这个话题拿出来讨论一下。
基本上大家都会达成一个共识: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机构,大学精神不应当仅仅是训练工作技能的精神。
据说,大学应该熏陶的,是一种人文精神。
虽然“人文”这两个字,因为靠“文人”两个字太近,已经臭大街了。
当然,卞轻洛觉得,大家还是应该再给它一次机会。
哈佛大学之所以是一流的大学,当然是因为它最有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了最先进的设备和雇了最牛的教授。
但是同时,也是因为它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而这一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在它的“核心课程”上(科大也有,但是跟哈佛比,是小巫见大巫)。
所谓“核心课程”,就是学校提供给本科生的一系列基础课,学生必须从中选出几门作为必修课。
这些基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对他所置身的世界有一个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索。
这样当他置身于自己的专业时,能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不过是一个巨大有机体里面的一个毛细血管。
哈佛的“核心课程”分成七个板块:外国文化、历史学、文学和艺术、道德伦理、定量推理、科学和社会分析。
就拿“道德伦理”这个板块来说,所给的课程从民主与平等到儒家和西方的奴隶制,从有神论到现代政治哲学史,从宗教伦理到共和政府的理论和实践······等等等等,一共有十四门课。
拿科学这个板块来说,所给课程从光与物质的性质到空气到宇宙中的物质;到观察太阳与恒星;到时间;到爱因斯坦革命;到音乐和声音的物理学到·····等等等等十三门课;
其他版块更是如此。
卞轻洛觉得基本上,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开始研究树木之前,能够先看一眼森林。
最好能够把这个森林地图印在大脑上,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也不会迷路。
卞轻洛觉得“本科新生研讨会”的课程(freshmanseminar)里面有些课程名称开得非常诱人,名单比一片研究生论文还要长。
卞轻洛只是粗粗看了一下,标注的那些她感兴趣的课程就有整整四十五门课――卞轻洛觉得她早前要边读书边创业的想法很愚蠢,这些课程哪一个不是瑰宝呢?!</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