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十三篇 房客

29天前 作者: 粉色水滴

听他们炫耀吃我家的鸡蛋后,我的心里很是气不过,并且想,为什么我没有回家呢,如果我回家了,或许也能吃到煮熟的鸡蛋,也就不用喝那个生鸡蛋了!而我喝下了那个生鸡蛋后,很不受用,从嗓子眼到肚子里,总是觉得怪怪的,极不舒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小的时候,父亲经常爱在家里请人吃饭。

那时不止家里有很多的孩子,而且还有生病的孩子,没有钱去买什么,母亲平时就把家里的有限点的“好吃”的都留起来,留着等客人们来了吃。母亲常常爱说的话,也是她的座右铭:外人吃了传名,自家吃了添空。

可是,母亲做梦也不会想到,她对房客一家子那么好,而房客是怎样对待她的女儿的!

……

英子的姨从老家来了,她带来了老家的特产,别的我不知道有什么,因为我没看到,但我亲眼见到的有大枣。

那时,大枣在东北是稀罕物。岂止是大枣,有很多的东西在东北都是没有的,比如,花生、蜂蜜香油等,即便谁家有也都是从山东老家带来的,而且,平日里也是不舍的吃,说是留着用用什么的,母亲就是这样,总是把亲戚给的香油、蜂蜜之类的保留起来,所以,谁家要用都到我家来找。

奶奶住在东屋,房客是住在奶奶家的西屋,西屋的门槛很高,比小板凳都高,我总爱坐在西屋的门槛上,英子姨来的那天,我依然坐在西屋的门槛上,看着英子妈和她姨唠嗑,而英子揣着大枣去奶奶的东屋了。

小孩子真奇怪,总是对陌生的人以及陌生的环境感兴趣。我小的时候就是这样,总是爱在一旁静静地观看人家,观看人家与我不一样的生活,此时,我就是静静地坐在门槛上看着英子妈和她姨。而她们,就像我不存在似的。

英子妈搂着华子头朝里躺着,英子的姨坐在英子妈对面,一边从枣堆里往外挑拣着什么一边和英子妈说着话。

英子从奶奶那屋过来,她趴在她妈的脚旁,抓了一把大枣给我看,颇有炫耀的意味。

英子妈用脚轻轻地碰了碰英子,英子很聪明,赶紧把大枣放了回去。

这一切我尽收眼底,而且很尴尬地笑了一下。

英子的姨抬起头看看她们娘俩的表演没有任何的反映继续说着她的话。

是的,我很尴尬地笑了一下。或许,那时的我,不知道什么是尴尬,准确地说应该是本能地笑了一下。但是,我心里一点点的怨言都没有,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认为大人是不会做错事的,他们做什么无论怎样做都是对的。

回到东屋,哥哥说,他们吃大枣了,是英子给他们的,那天,还有一个外人在奶奶家玩,他说他也吃到了。好像,当时在我的心里掠过了个念头:不去西屋好了,在东屋我也能吃到大枣。

看起来,从小的我,运气就不怎么好,总是身不逢时啊!

难道我真的是想吃那个大枣吗?

其实,小时候的我一点都不馋,从来不馋什么,即使看到人家吃什么我也没有觉得很想要,包括父母,他们不给的,我从来不要;我家的孩子都是这样,大人不说话,小孩子是不能动手的,自家的东西也是如此,这可能与母亲的教育有关。

当时英子拿起大枣向我炫耀时,我也没有觉得自己想要或者很馋,这一点,我是记得很清楚的。

英子和她妈妈演绎的那个场面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记忆中,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清晰深刻了。

后来,我想起来时就和母亲唠叨,母亲很气愤,说,为什么不早说。

早说又能怎样呢?那个场面在我的记忆中会抹去吗!

不过,小时候的我从来没有想和母亲说过,因为,我没有认为英子妈不对,相反的,如果我跟母亲说了,母亲或许会埋怨我不该在西屋的门槛上坐——是呀,姑姑奶奶为什么不制止我总是坐在人家的门槛上呢!如果,她们不让我坐在那儿,我想我不会有那样的待遇,尽管我当时根本就不知道是怎样的感觉,只是觉得很不对劲,也很不平常,可就是不知道是哪里的错!

从那时起,我的脑海中经常会出现那个场景,随即就是个大问号,直到长大后……

其实,英子妈的诸多行为在我小小的大脑中何止只留下了一个大问号!所不同的是这个问号太大了,也太重了,压的我幼小的心灵难以正常的喘息!

二零一二年三月五日</div>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