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二百五十章

29天前 作者: 常子忆

我认为四十岁是殊死战的最后关头。在这十年间能闯出什么名堂,将决定你的人生。不过,若在四十岁时才想展开新的事业,除非你只想搭顺风车,否则你最好随时将风险列入考虑,因为你已经不再像三十岁那么年轻,也还没有五十岁的远见。总之,在迷惘的时候你只能往前冲。

当然,也有些人向前冲以后遭遇失败,那就只能听天由命别无他法。因为在现存的体制下,既得利益者握有最多资源,假如你害怕失败不敢往前冲,那你永远不会有任何收获。

一项工作做出成果后,我就想把自己归零,着手挑战新的工作。我认为这对编辑来说,才是最美好的事。着手新的企划,培养默默无名的新人,当一切有所突破,连其他媒体也蜂拥而至,便再次舍弃这些荣耀,往新的目标前进。这是最绝美的编辑之路。

“当我寻思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给予社会大众强烈的印象时,脑中倏然异想,一家默默无名的出版社,若突然在《朝日新闻》上刊登全版广告,必定引起很大的瞩目吧。话说回来,这则广告未必能造成任何轰动效果,万一石沉大海,恐怕我只能宣布个人破产。不过,广告公司的副社长却对我说‘总之,我愿意把赌注押在你身上’。”

求胜并不是见城的目的,他的满足感来自争斗的过程。他表示“唯有在内心对空挥拳的瞬间,他才能把自已放空”,“在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不为人知的恍惚”。

评论:

编辑和作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是朋友的关系,作为“杂家”,编辑有时甚至能对作者的书稿提出有益的意见,编辑也会有自身的困难、苦衷,这也是可以考虑到的。然而,编辑不可能行行都是超越别人的行家,也无权不经过作者同意而进行有违作者原意的修改。基于此,事后,我们约见了出版社的编辑,一面肯定他们作出的成绩和付出的辛劳,一面也谈了上述意见。他们承认这是一件憾事,说如果早知道这些意见就好了,当时因为时间太急促,未能事先听取意见,只好以后再补救了。——木已成舟了,怎么再补救?

在这里,自然会想起石西民同志在南京解放初任《新华日报》社长时,对该报副刊编辑室负责人艾煊关于编辑和作者关系的谈话。他对艾煊说,在和科学、文艺、卫生等各界学者交往中,学识上要虚心求教,人格上要尊重他们。遇到稿件需要商量研究的,你主编一般不要靠打电话解决问题,要多登门拜访请教。他说,学者们做学问、写文章都是很认真的,你们不要随随便便改动人家的稿子。即便要改,也要先提出意见后,让他本人改,或者用铅笔改在旁边,再征求作者意见,同意则存,不同意就用橡皮擦去。他还关照,和科学家谈话时间不宜过长,研究学问的人,时间是很宝贵的。这种设身处地、语重心长的谈话,艾煊久远不忘。他在石西民去世后回忆这类往事时写道,这位宽厚、谦和的长者对他的教诲和影响,就像春天的微微细雨,更能慢慢地渗透到地下的深层。</div>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