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105章 进京

4个月前 作者: 晚上去爬上

右北平?

“我看看尚书牒!”李瓒心情有些激动

“诺!”刘玘把牒文递过去。

李瓒接过去一看,果然不虚,他瞬间就陷入了沉思。

很显然,此事应该与张钰被抓捕一事无关,因为消息不可能这么快返回到东平,除非是十万火急的紧急军情才有此速度。

李宣早已气得脸色铁青:“阿翁,这幽州不但偏远,而且乌桓各部还时常反叛,杀害朝廷官吏,人人避之唯恐不及,阿翁此去将十分凶险。

且阿翁在此地颇有政绩,按理应升迁,如今明显是贬谪,这肯定是那些祸国殃民的宦官在故意捣乱,真岂有此理!”

李瓒点点头:“嗯!这应该是有人故意为之,我当然不会遂他人之意,此太守不当也罢!

不过,为便于你先去雒阳为郎,我将假装前去上任,然后路上拖延些时日,到达涿郡我就装病辞职返回颍川家乡!”

如今朝廷卖官鬻爵,官位不够,只有两千石在职官员之子弟才能享受到“任子”待遇,如先辞职,此待遇就会取消。

李宣一听,也只好如此:“多谢阿翁!”

“刘郎,你刚才言还有好消息,不知是何消息?”李瓒问道。

“阿丈,乔刺史已举荐晚辈为茂才(秀才),还说早进京为好,晚辈之意,最好一个月之内进京!”

茂才,只有刺史以及三公与部分九卿才有权力举荐,太守或国相没有,这也是当时最高等级的推荐。

“茂才?……嗯,也好,我看你也不是喜欢养名之人,早日成为长吏也好,不过我等现在已得罪中常侍张让,你即便是通过茂才策试,也可能会放到偏远县担任县令,一定要好自为之。

又,你入京之前,我意还需先办婚事,你以为如何?”李瓒一听,立刻转忧为喜。

“但听阿丈安排就是!”管他到哪里担任县令呢,先混上去再说。

六百石也就算是高级官吏了,自己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因为根据前朝规矩,宗室子弟“其为吏,举廉;佐史,补四百石。”

这是西汉制度,意思是宗室子弟为吏肯定举孝廉。

东汉稍微有些差别,只是有察举孝廉优先权而已,但是由少吏而察举孝廉,最低也是四百石这个制度并无变化。

至于吏举茂才,一般都是六百石吏,宗室子弟自然不用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