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乃辽国京都的南大门,一旦上谷被攻破,辽国京都就会暴露在突厥骑兵的锋芒之下。
大臣们的建议让老皇帝心烦意乱,他登基这么多年,还未曾有过这等事情发生,辽军向来强悍,从未有过突厥骑兵进入大辽腹地的事情。
“肃静。”
老皇帝发了话,众臣们都识趣地闭上嘴。
“传旨,命居庸关和雁门关守将抽调大半兵力,迅速去上谷镇守,抵御突厥大军。”
老皇帝的话才说出来,群臣们又炸开了锅。
“不行啊!陛下!居庸关与雁门关而今不过万余人,抽调大半的话我辽国京都西面与北面的门户洞开,若是回鹘人趁机攻入我辽地该怎么办?”
“荒谬!都何时了?万一京都被破的话,留着居庸关和雁门关又有何用?”
“突厥人多为骑兵,若京都不失的话,一旦两关丢失,尤其是雁门关,我大辽想要再夺回来的话,可就要耗费不少士卒的性命”
“臣有一计,不妨命人从海路出发,传命给九皇子萧统,让他速速带领大军回援京师!他手中的三万辽军可是我大辽精锐,只要他们在后方骚扰,突厥大军就必定不敢攻击我大辽京都,到时候给突厥人放开一条生路,任由他们出关去,我辽国危局不就解了”
这个办法倒是有许多大臣响应,纷纷出言表示支持,然而老皇帝这下却不说话了。半月之前,他才派宫中禁卫去辽军大营罢了萧统的兵权,此时不知萧统是否已经出发,若是在半路的话还好,万一没有出发的话,萧统是否愿领兵前往京师救援?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老皇帝可不认为,这种局面下萧统仍然会因为他的一道圣旨就带兵回援!
不过他终究还是下了这道圣旨,一来是因为辽国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去了漠北王庭的远征军一时半会根本回不来,二是老皇帝还抱有一丝侥幸,若是萧统被罢了兵权,忠于朝廷的将领应该会领军回援的。
可是,辽军君臣无论如何都未曾想到的是,突厥骑兵的锋芒太甚,进攻的速度也着实太快。从河南地到河北地,几乎一路无限可阻,河北地的诸多州府,得知突厥大军到来完全是望风而降,没有任何人考虑到组织一支民团抵御突厥大军。
因而在这等局面下,突厥骑兵一路劫掠烧杀,终于来到了辽国的南大门上谷。上谷此时不过八千驻军待命而已,尽管突厥人皆为骑兵,一时间难以攻破,可上谷城中的士卒也无法有效阻挡突厥人。
八千步卒一来追不上突厥大军,二来上谷周遭地带一马平川,一旦出城便是突厥骑兵的天下,仅凭这八千步卒又能如何?
辽国京都的局势危在旦夕。
“陛下,突厥大军已至上谷一带,京都仅一万禁军,恐怕难以抵御突厥大军!臣知辽东一带有我大辽行宫,不如陛下速速前往,暂避辽军锋芒!”</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