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182章 一日三惊

4个月前 作者: 酸味芒果

第一百八十二章一日三惊

去行宫暂避锋芒?

辽国老皇帝如何不知这是逃亡!只不过为了大家的颜面,换了一个好听一点的说法!逃亡不是问题,可京都不能直接放弃,否则京都的百万民众又该如何?

一旦得知皇帝抛下百姓们独自逃亡,那么京都民心必然丢失,老皇帝的权威也定会受到损害!这是老皇帝不愿看到的。所以想要逃亡的话,必须放下一人留守就此,这个人的人选当然是太子最好!

毕竟是名正言顺的储君。

可万一京都守住了,老皇帝又该如何自处?太子携大军抵御住突厥人的进攻,这样的功劳完全可以让一些人投奔到太子门下,而太子也可趁这个机会掌握兵权,恐怕再到自己从行宫回来时,就只是一个被架空的皇帝而已。

这是老皇帝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的。

如果不让太子留下的话,让二皇子留下如何?这些年老皇帝可没少暗地里促使两人明争暗斗,尽管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可二皇子在朝中的势力也绝对不弱,两人的争斗已经发展到老皇帝必须亲自下场的地步,否则随时都有威胁到老皇帝的可能。

所以留下二皇子也不安全。

对于老皇帝而言,不管留下谁,一旦京都守住了,那么他的权势就会极大地被削弱!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因而,不论朝臣们如何议论,甚至有人站出来明言东迁避免,老皇帝都始终没有做出决断。而已太子与二皇子的反应也颇为相似,两人谁都不想留下,似乎都京都被迫自己成了替死鬼!

东迁之事一时间难以决断。

就在此关键时刻,一件事情的发生,暂时令辽国朝廷的激烈讨论缓和下来。雁门关的驻军得知上谷被围之后,带领所剩大部分人马前去上谷驰援,两日两夜的赶路,终于在上谷城破前临时挡住了突厥大军的进攻。

此消息传至辽国京都,群臣以及皇帝都松了一口气,提及东迁之事的臣子们闭口不言,害怕风声一旦过去,提及此事的人会被皇帝责罚怪罪!

居庸关守军也很快奔赴上谷,以至于上谷一带立即有了三万多的兵力驻守,一时间倒是令突厥人难以进攻,甚至还有所损伤。战报送到老皇帝的御案上时,老皇帝显得十分惬意与自信。

“区区突厥蛮子,怎么可能攻破我辽国上谷?我大辽立国百年,都未曾有过此事发生,自然也不可能在朕当政期间发生”

朝堂上,老皇帝一脸得意地吹嘘着,群臣们也立即恭维皇帝。接连不断的战报,让此前紧张的气氛逐渐松缓下来。

尤其是上谷守将传来的捷报,说突厥大军已经有了败退的意思,恐怕不日将会出关逃往漠北!

这下辽国的文武百官们齐声为皇帝贺喜,都为突厥大军的退却感到高兴。没了挡在面前的威胁,老皇帝又恢复了平日里的王者霸气,特意在朝堂上把此前建议东迁的人找出来一顿斥责,并且下了大狱。

“我高祖皇帝建立大辽时,都未曾有过退却逃亡的念头,而今你身为辽臣,不思为国效力,反倒贪生怕死,只知一味逃亡我大辽不需要这样的臣子,来人,将他们给我拖下去,打入天牢.”

文武百官们更是对这些人唾骂不已,尽管当初他们也跟着一起出言赞同,此时却仿佛失忆一般,根本记不得那些时候的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