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有远见的吧,曹操也就听了。后来刘岱不听鲍信劝谏,死在黄巾手中,鲍信迎曹操为兖州牧。总体来说,鲍信智谋是有的,眼光是不错的。
其他不敢妄言,他死后,曹操重金求购他的尸首,没成,祭奠他的时候哭的挺伤心的。不过按照曹操奸雄本色,这里面肯定有失去将才和朋友的伤心,但也不乏收买人心的意思吧。
总之,鲍信可以说是曹操早期成长中的关键人物。
鲍家可以说是官僚世家,鲍信的祖上颇有大动静,他的八世祖鲍宣曾经做过西汉王朝的司隶校尉,只是后来因为和王莽不对付而遭遇到了政治上的清洗。
鲍宣的儿子鲍永被封为关内侯,孙子鲍昱做官做到了三公之一的太尉,曾孙鲍德任职朝廷的大司马,这四代人在帝国的官场上都占有了显著的位置。
到了第五代鲍宣的玄孙鲍昂那儿,鲍家有了变化,这位仁兄没有接受朝廷的征召,举家从上党迁移到了东海泰山郡,鲍家的这这一支从此也就在泗水一带(平阳)定居下来。
到了鲍信这个时候,鲍家在平阳县的势力很是稳定,也算是当地较为知名的士族家庭。鲍信的名气不小,当时人对鲍信的评价是“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是一个具有谋略的人。
据说鲍信本人十分简俭,他出手大方,本是富裕的家财都被他拿来招待各路豪杰和培植自身势力,因而也就整了个“居无馀财”。
鲍信的这种行为作风,为他赢得了名声,同时也得到了很多人心甘情愿的卖命。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所引发的黄巾全国大暴走成就了许多人,鲍信也是在这个机遇的刺激下,出现在了东汉王朝的政治舞台上,也许是表现并不突出的原因,那时候的他还是默默无闻。
依据后来的情形看,如泰山同乡王匡一样,他应该是受到了大将军何进的征辟,成为了朝廷的公务员。光熹元年(公元189年)正是何进和宦官集团斗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在他的指派下,已经升任为骑都尉的鲍信回到自己的老家招募兵马。
我们所知道的,鲍信的那位同乡王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也是被何进派遣到自己老家去招募兵马的。
也正是如同王匡所经历的那般,当鲍信回到朝里的时候,何进已经被宦官们联手给黑掉了。虽然袁绍为首的士大夫集团以极大的血腥暴力将宦官集团连根拔除,最终的胜利果实还是被率军入京的董卓所采摘。
对于董卓,鲍信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对袁绍说:“董卓拥有强兵悍将,有着不轨企图,现在如果不早点除去他,将来就要被他制约了。现在出手还来得及,派人突然袭击,就可以将他擒获。”
当时的董卓也只是表面的强大,那时候吕布的并州集团以及何进手下的一部分人马,还没有被他收编,真正手下可利用的部队也不是很多,以至于他想出了让一支部队连续进城的方式,造成好几支部队陆续到来的假象迷惑以及震慑京中的春春欲动的人群。
效果也真是明显,虽然有着鲍信的一再要求,袁绍就是因为畏惧董卓的权势而不敢发动。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