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三百一十七章 挑拨离间

2021-09-05 作者: 吴仲达

宁斗君子,莫惹小人。高俅等人过去能够无往不利,那是因为他们的对手即便不能算是真正的君子,也是性格有些懦弱的老实人。这样的人本就存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头,只要没被逼入绝境,大多都会选择隐忍。

可张宝却绝非君子,虽说他并没有真的指使人去暗杀与他作对的人,但他威胁人的手段也够吓人的。以时迁、马灵为首而组建的张家谛听营,里面多是过去在江湖绿林道混迹的英雄好汉,后来又加入了李助这个荆湖绿林道的总瓢把子,已经扩编为师的张家斥候里有的是高来高去的好汉。

不杀人,可光吓唬人也够呛。谁愿意在家中睡觉时一睁眼就瞅见枕边放着一个一剁两开的冬瓜。既然来人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到床边剁冬瓜,那要取人性命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高俅、蔡京、杨戬、梁师成……几乎凡是能在赵佶跟前说上话的人,都曾经收到过张宝让人送上的这份“厚礼”。

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其实都是惜命的。所不同的也就是君子在某些时候能够做出舍生取义的决定,而小人,则永远先考虑自身的安危。

这次对金国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也是高俅等人希望可以让金国知难而退,却不想金国竟然答应了。这样一来,高俅等人想要反悔都没了借口,而且因为此事做的不合赵佶心意,朝中以张叔夜、陈文昭、徐槐为首的一帮年轻官员得到了赵佶的提拔,让高俅、蔡京等人再也不能如过去那样随心所欲。

当然,想要算计张宝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张叔夜等人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他们的想法还是有点想当然了,竟然准备效仿辽国耶律定对付耶律敖卢斡的手法,找借口将张宝诓进汴梁。

擒贼先擒王,这个思路倒是没错。但问题是正主张宝会不会愿意来汴梁?明知有陷阱还往里钻,不是傻就是胸有成竹。而且经过这些年对汴梁的渗透,朝廷压根就不知道张宝在汴梁安插了多少眼线。打虎不成反被虎伤,那场面可就尴尬了。

张宝可不是愣头青,对于大宋朝廷也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几句花言巧语就想把人给骗了?那是痴心妄想!而张叔夜也深知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媳妇逮不住流氓的道理。想要诱张宝回汴梁,朝廷这边就要下“重注”。而这重注,必须要是能让张宝动心的。

早先朝廷在任命张宝安东大都护以前给出的是靖海候的爵位,但张宝没有领受,反而开口向朝廷要去了安东大都护这个官职。这回想要诱骗张宝返回汴梁,那朝廷就必须要拿出比侯爵之位更高的爵位,非公即王。

公侯伯子男,为爵位五等,王爵位于公爵之上,王爵之上则为九五至尊。自汉高祖下旨异姓不得封王以来,历朝历代文臣武将封王者寥寥无几,大多都是做到公爵便到头了。或许死后能够得到封王的追封,但活着被封王的人,几乎没有。

张叔夜等人很下本,极力说服赵佶拿出“血本”来“钓”张宝,但他们忽略了一件事,就是封王这件事又是否就是当事人张宝所愿。不可否认,封王诱惑力很大,一般人基本难以抗拒。但张宝素来便不是个利令智昏的人,即便知道了朝廷有意封其王爵的“好消息”,恐怕也不会轻易上当。更何况张宝身边能人异士颇多,难保就不会有人看破朝廷的意图,张宝到时会不会一意孤行,这都还是个未知数。

此时便一厢情愿,以己度人的认为张宝会因为封王一事而一头钻进朝廷设好的圈套,为时尚早。

不过不管最终的结果会是怎样的,至少先要试试,看看再说。为了试探张宝对待封王的态度,主持此事的张叔夜等人先是让人放出风声,随后又派人前往安东军安抚人心。只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张叔夜等人不仅仅要对付他们眼中的“国贼”张宝,更要小心身后随时准备拖他们后腿的朝中奸党。

赵佶启用张叔夜、徐槐等朝中新贵,这样的举动无疑便惹恼了赵佶身边的老人。官家的“宠爱”就那么多,分给张叔夜等人多点,分到高俅、王黼手中的自然也就会相应的减少。为了夺回官家的“宠爱”,高俅、王黼等人那是巴不得张叔夜等人把这次的事情办砸。

这世上有种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哪怕事情与自己无关,他也希望以失败告终。而无论是高俅还是王黼,都认为若是让张叔夜等人把此事办成了以后会对自己的位置不利,不约而同的做出了一个决定,给张宝写去了一封密信。

其实即便高俅、王黼不写信,张宝也有渠道去了解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而高俅、王黼的密信,也就是证实了张宝等人对朝廷这一举动的猜测而已。

张家早已今非昔比,张宝的个人身家安危在许多人眼里甚至要比自己的性命都要重。想法,总是会随着身份地位的不断改变而改变。过去张家势弱,愿意加入张家做事的人大多都是报着一展心中抱负的想法,那时并没有多少人有造反的念头。

但随着张家的日益壮大,实力从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到足以推翻朝廷的程度,原本只是想要一展心中抱负的心思也跟着变了,改朝换代,建立一个自己理想中的国度成为了张家内部的主流。

封王,对平常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但对于一帮有心改朝换代的“逆贼”来讲,还真的不算什么。封什么王?直接当皇帝多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