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基在第一波伏击得手之后,便迅速地收缩兵力,因为他很清楚,匈奴人随后将会展开报复性的进攻,真正的恶战还在后头呢。
伏击战之所以得手,完全是因为匈奴人没有任何防备导致的,并州军占据险要,居高临下,而一头撞进来的匈奴骑兵就如同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并州军以零伤亡的代价,毙敌数千,首战便旗开得胜,也大大的提振了并州军的士气。
要知道,王基带来的军队不过是并州的守备兵,并非是并州军的野战部队。并州军的征兵体系,例来是向野战部队倾斜的,基本上一等的兵源,都被野战部队给拨走了,只有野战部队挑剩下的,才会被编入到守备部队之中。
所以王基现在所率的晋阳守军,战斗力和野战军还是有着较大的差距的,更关键的是,这些部队可不像野战军时常有仗打,他们戍守晋阳,鲜有战斗的机会,所以单单从战斗的经验上来说,就逊色了许多。
王基深知这一点,所以这第一场的伏击战,尽可能地要打得漂亮一些,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振军队的士气,让他们不再畏惧匈奴人。
一排箭雨之下,匈奴人是尸横遍野,这些并州兵立刻变得兴奋起来,许多的并州兵还是第一次上战场,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杀敌也是这么容易的呀,最起码是要比他们想像之中容易的多。
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接下来的仗就变得容易多了,伏击得手之后,王基下令所有在前面伏击的队伍立刻向蜂峰底的山顶撤退,因为很快匈奴人就会展开反击了,继续保持这样的伏击阵形,根本就无法和匈奴人交战,只有退守险要之处,依靠地形的优势,才能达到阻击匈奴人的目的。
王基虽然是长年担任并州刺史,主管并州的政务庶事,但这并不妨碍他军事方面的才能,王基在领军治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的,当年在淮南担任太守的时候,就曾多次地击退吴人的进犯,颇有大将的风范。
此次的楼烦阻击战,是王基权衡轻重之后做出的一个重大决定,其实他也是担负着巨大压力,因为一旦楼烦失守,晋阳必失无疑,那王基便是并州的千古罪人。
出发之前,并州的那些官吏也纷纷向王基劝谏,认为王基此举风险太大,一旦失败的话,所有的责任便都是他的,而坚守晋阳,那怕晋阳最后失守,也和王基没有太大的关系,是匈奴人太强大了,非战之罪。
但王基没有听从他们的劝告,既然曹亮将并州托付给了他,那王基就必须拿出所有的力气来守住晋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根本就行不通。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