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一百零八章 九品中正

2021-09-05 作者: 何子易

时已过午,平常早朝的时间早过,而今日的早朝却还在进行。未食早餐的百官们早就饥肠辘辘,却还没有要散朝的意思。场中只有偷食过的何白精神还好,汉灵帝也用更衣的借口,早在偏殿中吃了一些食物,又兴致勃勃的回来继续听讲了。毕竟何白所言的知识太过稀奇有趣了,众人们直如好奇宝宝那般,不断的向何白询问着十万个为什么。

然而百官之中也不全是好学之人,就有不少恼恨何白之人在暗中思法作怪。此时就有忍耐不住的司空刘弘出列大叫道:“何议郎,汝之言论多属世事小道也,未知可有何治国之大道良策?”

何白一怔,转而又笑道:“治国之策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吾这有阴阳五行之策可算治国良方。”

刘弘一愣,忙问道:“是何种阴阳五行?是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么?”

“是也,非也。”

“愿闻其详。”

何白动了动发麻的双腿,本来自已是站着说话的。可汉灵帝见自已有“学识渊博,通晓古今,明察秋毫”之能,乃国之贤才也,于是特赐锦席坐而论道。但对何白来说,跪坐还不如站着说呢。

“阴者,为治国之规也。指的是以怎样的律法规则去治理国家。从高祖皇帝与光武皇帝奠基大业之后,曾初制汉律法规。经多年世事之变迁,汉律有误的不去更改,有不合时宜的也不去增补;反而为了自已的一已私利,视律法于无物。为上者不守律法,为下者上行下效。全国没有一人重视律法,百姓们也无所适从,自然而然就有大乱生发。唯有重视律法规则,一切按律法规则行事,虽天子违法,亦要惩治。如此天下自可太平也。”

“阳者,为治国之行也。指的是以怎样的心肠行动去治理国家。自前汉武帝后,大汉皇帝每以孝治天下。然而,孝者却不一定仁善有德行。或只对自家人友善,却对世人恶毒。或只顾小家,而不管国家。所以我以为,治国当以兼爱之心为上,重视公德之心,轻视私德。譬如汉初陈平,私德虽缺,然而奉公体国,于公德无损也。又譬如王莽,私德无缺,然阴谋篡国,于公德有大损也。”

“五行者,为国中万民之称也。土德为农夫,以耕种生产为主。水德为商贾,以经营生财为主。木者为工匠,以营造研发为主。金德为士卒,以保家卫国为主。火德为官员及诸生,以治理与传承文明为主。此五行者相生相克,就如人体的五脏,缺一不可。如重视一行,或者缺失一行,则国家必然生乱。如五行齐全,国家有粮有钱有器有兵又有良吏治理与诸生传承思想,国家哪里有衰弱混乱的可能。”

刘弘听了顿时哑口无言,不想何白也有自已的独特治国之策。就是百官们听了,也对何白之策而赞赏不已。只是百官们自视甚高,常恨不得高高在上,能够压迫世间的所有人才行。

而儒学更是以培养世代官僚为主要目地,儒生出身的百官们哪里又会自降身份,把自已当做与农夫、商贾、工匠及士卒一等的五行之一。而且阴阳之说也不太对百官们的胃口,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说,也不得汉灵帝的认同。所以,何白的阴阳五行论,虽然听着是不错,但是绝对无人去理会照办的。

就连三公之一的司空刘弘都忍不住出列问了问题,那么身为司徒的丁宫自然也不甘势弱,出列问道:“吾闻何议郎言说,选拨人才不以孝道,讲究兼爱。更重视公德之心,而轻视私德者。如今各地郡守私心自用,为国家选拨人才的察举制已坏,难以察举到好的人才。世间更有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不知何议郎可有何良策选拨人才?”

“科……”何白摇摇头,科举制不行,至少在现在世家当道之日不行,除非是在自已建国之后,那么现在只能用九品中正制了。于是说道:“吾有一法,名《九品中正制》。”

丁宫拱手问道:“愿闻其详。”

“《九品中正制》又可称九品官人法,先在各州郡选择贤而有远见、有名望,善于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官,由朝廷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内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平日之责便是时时查访评定州郡之中的人才,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

“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至吏部作为朝庭选官的依据。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与才能。选举人才时需三者并重,如此方可起到选贤任能之用。”

何白对《九品中正制》所知不多,从前学历史时也只是学了个大概。但是朝中百官多是人精,何白相信自已只是略略提点,必然会有人对其进行总结与增补。

果然,不过一会儿,就有后将军袁隗大叫道:“妙妙妙,《九品中正制》果然妙不可言啊。”

紧接着,太尉马日磾、司徒丁宫以及九卿、百官大都醒悟过来,这《九品中正制》果然要比察举制更加的高明,特别是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会剥夺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全部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对于朝臣来说,自然是权力越大越好。何白说了将近一整天,唯有此法最得人心。

丁宫出列拜道:“陛下,今日得何议郎之教授,我等百官所得良多,不觉才识更加广博矣。然而何议郎之《九品中正制》更是国家选拨良才的善策,还望陛下详察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