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天之后....
平凉府,通往固原州的官道之上,崇祯等人骑马缓缓而行,浏览着田野风光,看着绿油油的麦田,还有那一座又一座的森林,一点都没有那种属于黄土高原的荒凉之感,处处透着勃勃生机。
此情此景,拥有着现代人灵魂的“崇祯”,感慨甚多,后世的陕西,多是荒芜的黄土高原,土地沙漠化非常严重,造成水土流失。
自然而然地,随着土地流失严重,经济也是大幅度下滑,粮食产量也是逐年削减。
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崇祯”当然知道,数百年后的陕西为何会变得那般,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罕有草原和森林,原因很简单,在鞑子统治时期,来自于后来的人口暴涨,无节制的开发,肆意破坏森林和草原,才会酿成沙漠化严重的恶果。
这一刻,身为大明的主宰者,崇祯暗暗有了一个决定,陕西不能再重蹈覆辙,不能再为土地沙漠化严重而发愁,从现在开始,就必须重视可持续循环发展,不能过分开发陕西。
不难发现,在队伍之中,多了一人,正是陕西布政使徐光启,主抓赈灾和兴修水利之事。
此时,徐光启也是一身普通人的装束,也是骑马缓缓而行,就跟在崇祯的旁边,信马由缰的同时,也在轻声地向崇祯做着汇报。
“启禀皇....”
刚吐出三个字,一想到崇祯的交代,徐光启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改口,换了一种说话的方式和风格,更加贴近寻常之人的聊天方式。
“尤公子,将近一年的时间,经过朝廷各种水利建设,或是挖水井,或是挖通河渠,亦或是挖掘新的水道,陕西的抗灾已经初见成效,尤其是在靠近水渠附近的地方,粮食得到了大丰收,虽然还不能摆脱那种靠天吃饭的生活方式,但旱灾所带来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弱......”
听到徐光启的亲自汇报,再加上亲眼所见,崇祯这才完完全全放下心来,不再那么担心西北的赈灾。
毕竟,历史之上,明末时期,明朝之所以迅速破败,明军之所以疲于奔命于后金与剿匪之间,满负荷地两面作战,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西北的连年大旱,还不断向中原蔓延,才会使得农民起义军越剿越多。
现在好了,西北的旱灾得到了有效的救治,越来越多的百姓不在流离失所,得到一定的安抚,日子越来越稳定,这就等于掐断了民乱的根源所在,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规模民乱。
因此,在这一瞬间,崇祯又有了新的想法,徐光启是时候调回京城了,主抓大明的科学发展,负责皇家科学院的一干事宜。
当然,所谓的皇家科学院还未成立。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崇祯准备,将自己所了解的现代科学知识,尽可能地引进到这个时代,尽可能地促进明朝时的科学发展,从而转化为大明国力的优势。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