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言非杀屠狗人而后快的小幡酉吉,并没有他自己说得那样坚决。
1919年4月12日,巴黎和会正式将山东问题搬上台面。
随着日本以以退出和会为要挟,坚持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舆论为之哗然。
驻日公使自东京回国,留学生赶到车站,写着卖国贼与祸国殃民的白旗,像是冰片似地扔进火车里。
消息传回中国,山东各界在济南聚集十万多人公开向北洋政府请愿未得到具体响应。
风起云涌中,日本驻华公使馆进入最高戒备状态,没人有空理会屠狗人,即便死在他手上的日本人已经高达数十人。
同年4月30日,巴黎和会在和约中以确切文字,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一概让与日本。
同一天胡适的老师约翰?杜威夫妇应邀抵达上海。
为了迎接恩师,胡适、蒋梦麟、陶行知早早来到码头,举着欢迎布条的随从手快要酸死,却迟迟不见杜威夫妇的踪影。
胡适请人到船务公司打听,恩师是不是确定搭上这艘船?
从杜威答应前来,船务公司就以最高规格款待这位贵客,肯定他们夫妇平安到达上海。
「人呢?总不会凭空消失?」
胡适急了,因为最后一个旅客已经出关离开。
远道而来的客人在自己家出了意外,不但胡适、蒋梦麟、陶行知难辞其咎,邀请方的北大更是颜面无光。
正要出动人力将码头翻遍,杜威夫妇联袂往关头走来,他们身后有几位穿着体面的男士帮忙提运行李。
「老师、师母欢迎来到中国。」
胡适用流利的英文说着。
等蒋梦麟、陶行知与杜威夫妇寒暄完,几名男人才放下行李,恭恭敬敬也以英文回答:「杜教授、杜夫人,行李我们放在这,如果在上海有任何需要,只要一通电话吴先生会马上替您办妥,请好好享受这趟中国之行。」
杜威夫人对几位男士十分有好感,真挚感谢他们的协助:「请转告King 吴,我们夫妇期待与他再见面,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我先生不是开玩笑的,只要他愿意,哥大随时会他敞开大门。」
「一定,时间太短,不然我们老板非得好好跟杜教授聊个三天三夜不可。」
「没有问题,Suh,你帮我们安排的住处在哪?」
杜威与夫人同样热切,赶着问胡适。
「在沧州别墅。」
从未见过恩师如此急切想与人深谈,在想究竟是过内哪一个了不起的学者,竟引起这位哲学大师的兴趣。
「知道了,老板有空一定会到沧州别墅拜访两位。」
完成任务,男士们准备离开回去向老板复命,胡适拦住他们。
「敢问贵老板是?与杜威教授又是什么关系?」
顾不得礼节,胡适迫切想知道这位King 吴是何许人也。
「老板说,贱名不足挂齿,不劳胡先生挂心,老板与杜教授不过是萍水相逢,因为相谈甚欢,才在码头贵宾室多聊了一会儿罢了,害各位久候,老板让我向您及蒋先生、陶先生致歉。」
用词恭敬,语气却透露着傲慢,可谓是前恭后倨。
身为文人领袖,即便是现任总统徐世昌,或是权倾一时,在幕后操纵政局的段祺瑞,都以国士之礼对待,蒋梦麟、陶行知极少受到人的无视,心气一下子窜了起来。
「光明正大之人何需藏头露尾,你们老板肯定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说,接近我们的贵客有何企图?」
陶行知斥责这些不懂礼数的人。
老板先前特别交代,对这位先生必须以礼相待,男士们不理会责问。
再向杜威夫妇行礼后,往停在关口外的两辆洋车走去。
「这辆车是老板专门留给杜教授与夫人在中国期间使用。」
其中一辆是送给杜威夫妇,手笔之大,连胡适都咋舌。
「替我谢谢贵老板的好意,若有机会见面,在下一定会亲自向他道谢。」
在陶行知开口婉拒前,胡适抢先一步接受。
预先知道恩师搭乘的船班,又准确掌握前来接船人的身份,不露痕迹接近恩师,只用了极短时间便取得恩师夫妇的喜爱与信任,这位King 吴的来头必然不小。
在没弄清楚对方的意图前,不宜得罪。
「好说。」
连声再会也没有,洋车很快徜徉而去。
「老师这位King 吴是……?」
迂回地想从杜威口中打听。
「非常非常聪明又有魅力的大男孩,Alice都被他给迷住了。」
谈起King 吴,杜威喜形于色:「他如果用心做学问,未来成就必然可期。」
给予极高的评价。
聊得兴起,杜威夫人拍了拍先生的肩膀,提醒他,King 吴要他转告胡适等人的事。
「在巴黎举行的和平会议,已经在今天正式签署凡尔赛和约,与会国一致同意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的所有权利。」
宛如晴天霹雳劈在胡适、蒋梦麟、陶行知头上,三个人久久不能言语。
「老师这是真的?今天才发生的事,这位吴先生是从何得知?」
陶行知一改方才的倨傲,对这位能掌握远在几千里外第一手信息的人物,保持着无比敬畏。
「他知道你们不会相信,叫我把这封越洋电报交给你们。」
杜威将发自巴黎的电报交给胡适。
相对两位好友悲愤欲泪的失控,胡适反复看着电报的内容,一掷千金,借他人之口散布消息的手法似曾相识,脑子模模糊糊,有个年轻人影隐隐约约出现在脑海里,却总是看不清。
胡适没认出的人,杜威夫妇口中的King 吴,正搭上开往京城的火车,独自坐在餐车内,不喝乘务员大力推荐的洋咖啡,请乘务员代为冲泡自个带上车的当季碧螺春。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