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0940必须选择

2021-09-04 作者: 温岭闲人

.离开常宁的办公室,东城区委书记阮小平没有回区委,而是直接回到了家里。

妻子陈肖依正在家里,看到阮小平,好奇的问道:“老阮,你没去上班呀?”

“你看看吧。”阮小平皱着眉头坐下,把手中的档案袋递给了陈肖依。

“亚陆有限公司?这不是你们那个新任常务付市长常宁家开的吗?”陈肖依看了一眼后,抬头问道。

“没错,亚陆公司是由欧美特和范氏两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实际上就是由常宁控制的,以前驻在青阳,现在要来宁州发展了,刚才常宁把我找去,他看中了我们东城区那块离火车站只有两公里的闲置地,准备让亚陆公司和我们东城区合作开发,建设一个亚洲最大的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广场。”

陈肖依说道:“这是好事么,老阮,你上任东城区,不是一直担心打不开局面吗?这是天大的机会呀,这个广场协议,完全可以做你的第一笔政绩。”

“哼,没那么简单。”阮小来显得忧心忡忡,闷声说道,“常宁说了一句‘半公半私”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除了经济,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合作还包含着政治,常宁的用心很清楚,明着的是公的,是为了东城区的发展,暗中的是私的,他要把我拉到他的圈子里。”

陈肖依哦了一声,点点头道:“这个常宁出手够快,你才刚来几天呀。”

“这就叫先下手为强嘛,现在常委会是他和丁书记占优势,但没有绝对的胜算,他哪是看中东城区的那块闲置地了,他是看中我这个常委喽。”

阮小平苦笑着,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这个新官上任,碰到的第一个难题,不是辖地的发展,而是常委会里的站队。

当官,其实最核心的门道,就是一句话,对给他那张椅子的人负责就行了。

可是,阮小平确实不知道,他屁股下的椅子,到底是谁给的。

如果说,常宁当年的从政,是被人逼着推着开始的,那么,阮小平走上仕途的机缘,比常宁更富有戏剧性。

阮小平和陈肖依是同龄,都是湖城人,阮陈两家是邻居,两人应是青梅竹马,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校就读,七十年代中,又同时成为之江大学的工农兵学员,毕业后双双进入省林业研究所工作,改革开放,迎来了属于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春天,两口子你帮我扶,在林业科研上取得了不少成果,有了孩子有了房子,可谓事业和生活蒸蒸日上。

进入八十年代,阮小平已是研究员职称,还是研究所“一三一”项目攻关小组的付组长,恰逢干部青黄不接,新老交替,党中央决定大力提拨中青年才俊走上干部岗位。

就在这时,一个玩笑式的提议,改变了阮小平的人生轨迹。

当时,省林业厅接到组织部门的通知,推荐一批党员知识分子,作为干部候选人,林业厅下属的林业研究后有三个名额,所谓一根萝卜一个坑,各部门都不愿意失去骨干,推来推去,研究所便用老阄的办法决定人选,“不幸”的是,“一三一”项目小组也“获”得了一个,可是,项目正处于出成果的关键时刻,谁也不愿放弃即将到手的荣誉而弃研从政,怎么办,上有所为,下必效之,又是一次抓阄,又是一次“不幸”,阮小平稀里糊涂的成了干部。

按照阮小平原来的待遇和级别,从省党校出来以后,他就成了堂堂正正的付处级干部,好在一直在林业糸统工作,没脱离他的专业范围,日子过得四平八稳,到了九十年代,按部就班的成了省林业厅最年轻的付厅长。

一次格局的变化,或是一次官场的地震,就是从政者一次仰望星空的机会,谁能侥幸成为那颗替补上去的星,比的并不仅仅是实力,还有对信息资源的占有,以及出手时机的选择,当然,还有偶然的运气。

阮小平这次从省城机关下派宁州,并顺利的往上升了一级,就是恰逢宁州“一一二金融腐败案”爆发,宁州官场进行一次洗牌之际,被省委组织部“偶然”选中的。

谁都知道,省委组织部是部长陶成然和常务付部长高飞共同当家,可陶成然是省长朱永军的的人,而高飞却是省委书记王国维的人,双方对立、较量,乃至最后妥协的结果,就是把无根无派的阮小平推了出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