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内凛然一惊,莫非杨广话中有话?嫌我锋芒过于显露了么?
遂侧身言道:
“广郎又说笑了,我不过一介女流而已,要说有功,哪里比得上广郎之万一?”顿了顿又道,“任何一样事物,再如何风靡,也不过一时而已,几乎没有什么事物可以永导潮流,真正能令国家长治久安的,还是要靠朝廷施政。”
“哦?爱妃倒颇得母后真传,孤更觉有趣了,爱妃不妨说说你的见解?”杨广似笑非笑的看着我。
我看不懂他到底是何心理,正因为如此,我心内更生一层惧意,我甚至总是惶恐,怕终有一天,所有的甜蜜都会被打碎。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杨广不像表面这般随和,他时不时流露出来的阴冷气息总会令我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似乎要有什么事发生,可不知是不是我过于敏感了,因为至今为止,他对我一直相敬如宾,并没有发生什么令我担忧的事。
“妾身如何及得上母后之万一?不过是出生民间,多知些民间疾苦罢了,妾毕竟身为女子,朝中之事实在不敢妄言。”我一边仔细观察他的神色,一边小心回道。
杨广不露声色,看我的眼神依旧似笑非笑,但我心内却总有一种疑虑,他的云淡风轻之下,究竟掩藏了些什么?
“爱妃多虑了,现在不是朝堂之上,只有你与孤夫妻二人,什么话不能说呢?况且你若有什么好的建议,我转呈给父皇,岂不是对社稷有益?孤一介武夫,若论上阵打仗,自然是不含糊的,但对于那些文绉绉的东西,却是无知的很,若能得爱妃相助,何愁父皇母后不赏识孤?”
我一直暗暗注意他的神色,这一番话倒像出自诚心,或许真的是我多虑了,杨广是真的希望我能如皇后辅佐皇帝般辅佐他,只是因为我与皇后过于亲近,而不敢告诉我实情。毕竟若是他有心想做太子,在帝后眼里,必是大逆不道。
我心内斟酌再三,不知该如何向他表明心迹,自幼在权利的挣扎中长大的他,多疑是必然的,没有人能令他信任,除了他自己。
但既然他以夫君之意向我征询建议,我正好将这几日所思告之与他,若能施行,必得利国利民,即便不能施行,也算我略尽绵薄之力了。
“妾居乡间之时,常见豪绅敛地,致使农户无耕种之田,但他们虽田多地广,收成却不见佳,佃农拿工钱做事,自然不能尽心尽力,若能均田给农,令其自行耕种,每年只需向国库交一定粮谷,多余部分便留为已用,如此,他们岂有不尽力之理?”
杨广眼中一亮,微微点头,示意我继续说下去。
“再者,国若要富,必先富民,民为社稷之基础,倘若父皇能够施仁政,轻徭薄赋,与民同利,方能得民心,永固社稷。妾在乡间时,多见民不聊生,对官府自然是怨声载道——当然,我说的是南梁。”我自知失言,忙惶恐垂首道。
“无妨,爱妃虽用词有些不敬,但所言确实有理。”杨广言道。
我见他并无责意,继续言道:
“只均田尚且不够,百姓是看天吃饭,倘或天不降雨则旱,发洪水则涝,如今四海将平,军队中人大多赋闲,何不利用兵士去修渠造道,以便民生呢?”我在乡间之时,每每遇到大旱,就见舅舅跑很远的山路去挑水,当真是苦不堪言,当时常与狗儿一起幻想,若我能拥有法力该有多好,就可以变出一条河渠来。
杨广听完,哈哈大笑,言道:
“爱妃这是在为民请命么?”
我略略欠身,言道:
“妾身不敢!”
杨广扶我一把,双眸如潭,深不可测,道:
“爱妃有此胸襟,若为男儿,必是社稷之大幸,孤有此贤妻,则是如虎添翼啊,哈哈。”
我心内暗自揣测他的心意,却见他神色一正,道:
“爱妃恐还不知,今日朝堂之上,已有多名大臣联名弹劾太子,称其骄奢淫逸,不务政事,并有多个人证,物证,抵赖不得,父皇已是震怒。”杨广说完双眼微眯,盯着我,眼中有一股探询之意。
我明白他跟我说这些的意思,无非就是太子储位不稳,我向来知他们兄弟明争暗斗,面和心不和,心内暗自嘀咕,那些所谓的“证人、证物”到底有多少是真的,而这些弹劾太子的大臣,又有多少是杨广的心腹。
还有一层则是,除却太子之外,皇帝还有四位皇子,即便废立,也未必会落到他杨广的头上,所以他急切的想要探询我的意思,若我不是皇后的心腹,并得皇后如此厚爱,则能助他一臂之力,他登储之事,必得圆满了。
“广郎不可听信谗言,不利于兄弟感情,如此时候,则更当为太子求情,息父皇怒火。”我转身坐于铜镜旁,面无喜怒,继续卸妆,或许是因天气闷热,我的鼻尖沁出薄薄一层汗。
杨广怔了一会儿,似有所思,片刻之后,却又面色如常,往前两步,立于我身后。
从铜镜中看去,杨广一袭银白衣衫飘飘逸逸,朗朗若皓月的面庞,英气逼人。他伸手轻轻拔去我头上的玉钗,手指温柔的顺着我满头丝发滑下,快到末端之时,轻轻绕在他的手指上,温热的气息自身后传来,我心下一动,已是面上飞霞。
杨广双手微微用力,我已被她转过身子,才要抬头,他温热的唇已是印了上来,我睫毛轻颤,想动亦是不能,他霸道的将我整个人环抱起来,朝白玉卧榻大步行去……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