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龙入大海还是虎落平阳?
(今天给个力,爆个更。第三更送上,字数虽然少点,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所以各位老铁慢慢品尝)
古时候的东北被称为辽东,从秦统一中国后就一直有辽东郡。大致范围指的就是今天的辽宁和吉林南部。
明朝洪武十四年,大奖徐达修建山海关。山海关是走陆路到东北的必经之地,于是东北多了两个称呼,关外和关东。东北人把山海关以内的地方也叫关里,
大家把去东北叫成出关,东北人也把出东北叫进关。虽然关内关外只是一关之隔,但曾经确实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清廷以东北为龙兴之地,担心关内汉人的大量迁入会损害旗人利益,破坏满族的习俗和秩序,康熙七年推行封禁政策,以后的措施越来越严厉,从局部封禁到全部封禁,从验关封海到驱逐流民。尽管禁令日见严厉,却不能完全禁阻关内民众进入东北。迫于日趋沉重的生活压力和连年不断的自然灾荒,越来越多的山东和河北省农民或泛海偷渡到辽东,或私越长城走辽西,涌向仍在沉睡的东北沃野。这些移民都是在清廷实行封禁政策的条件下进行的,人称为“闯关东”。
所以今天的东北人多数都不是本地人,东北的民风剽悍也和闯关东不无关系。闯了关东那是要掉脑袋的事情,所以这些人是真正的违反法令的亡命之徒,迫于生存才到了东北,自然更加无所畏惧。所以到了民国时期,东北基本就是大小山寨林立,土匪横行。东北胡子和关东大响马是关内人对东北最熟悉的两个词。
东北肥沃的黑土地在清末和民国时代确实养活了一大批难民,但是当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经济的腾飞发展,在新经济环境的洗礼下,东北已经成为了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
更名沈阳的奉天城和哈尔滨也不再复民国时期的繁华,东北人开始大面积的向南方发达城市涌去。读书的毕业就留在外边,想做点买卖的也大多选择南方打拼。所以今天来东北的外地人要么是来旅游,要么就是回乡探亲。除了真正的大集团选择到这边布局扩展业务,鲜有人把东北作为起家的选择。
但是今天来到吉林的挂着京A8系车牌的这辆奔驰则与众不同。车里坐着两个三十来岁的青年,开车的贼眉鼠眼,一脸奸诈。坐在副驾驶的男人显得稍稍沉稳一些,眉宇之间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炽热。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