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番外:江湖过客水东流

2021-09-04 作者: 张巫

番外:江湖过客水东流

漫步在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微风徐徐吹拂而过,润泽的水气让人心肺舒畅,深深吸一口,仿佛整个西子湖都被我抽干进嘴里,长长吐出,舒服伸展下胳膊,浑身骨节一阵噼啪作响。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胖子被大师兄和荣沧海两个拉去慰问当地孤儿院,董卿带领着左山霭、尚晓云几个小姐妹,准备去血拼,而分局实际负责人张松则借着过节的借口,带领一帮半大不小的冲动年轻人们不知道跑到哪里疯去了,而我则又孤零零一个跑了出来。

摸了摸挂在胸前的小小玉牌,抬手遮住头顶洒落的明媚阳光,在路边一处矮矮青石台阶上坐下,看着来来往往人流,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也许因为今天过节的原因,好多都是一家三口结伴出游,到老城区来避暑闲逛,享受下这难得的亲子时光。

这老城区今天还有汉服文化节,远远就能看到一对对青春靓丽的少女少男身穿汉服从那飞跨两岸的三孔石桥上走来。

我个人还是很喜欢汉服的,宽袍大袖、峨冠博带,虽然比较费布,不过穿出来那种巍峨大气的雍容气度却绝非西装、和服能比的,当然如果再能手握白纸洒金扇,腰挎三尺青锋剑就更完美了。

在一旁出租摄影器材的铺子里租了一架看起来很有格调的索尼单反架在脖子上,难得一切平安祥和,我也回顾下大学里的日子,那种成天抱着吉他、挎着相机装波衣勾搭妹纸的生活想想也是一段不错的回忆。

脚下踩得青石路面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这来来往往不知道都有多少人走过,又都是些什么人走过,达官显贵,贩夫走卒,三尺幼童,八十老翁,男女老幼,一走就是几百年,而今天我也踏上这条青石铺就的巷子,看着回廊下或流连或匆匆的人影,随波逐流跟着人流转过一个个不知前路何处的拐角,就如同人生,未知才让人有前进的动力,或满足或失望,都要往前,不可能停留原地。

我随着人流到了那座三孔石桥上,驻足远眺,凭栏而望,手里端着的相机咔嚓咔嚓连闪,将那一丝闪过的感觉永远定格在那方寸大小的照片里。

突兀间,一艘乌篷小船从桥下划过,一道人影跃然浮现在我的镜头里,一身白衣华裳,长发披散肩上,斜抹一缕鬓边垂下搭在额前,手撑一把蝶花纸伞,玉立船头,远眺水天一色,嘴角勾起一抹浅浅梨涡。

“你在船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没来由一句不知道是谁写的怪诗跳了出来,手指连动,将那水,那船,那人都照了下来。

也许是相机快的声音被那人听见,转身抬头望来,微微浅笑点头,如多年未见的老友,芙蓉桃面柳做眉,一双眸子正如船下流水清澈而醉人。

撑船的汉子倒是魁梧,抬头也向桥上看来,咧嘴对我笑笑,似乎已经见怪不怪,手下竹篙用力一点,小船猛的破浪前冲,佳人转身,凭风而立,只留下一道窈窕背影与水面淡淡涟漪。

这个女孩儿很美,可又很平凡,她美在她的干净、澄澈、剔透,她就如同这小小的江南水乡一样,白墙黑瓦、流水人家,普普通通中的那股刻骨铭心,简简单单里的那丝魂牵梦萦。

邂逅如初见,初见如初恋,说的就是这样的女孩子。

佳人远走,这桥上的风光似乎都减色三分,挎着租来的相机,再次被人群裹挟走走停停,一路转转绕绕,竟是来到了那些汉服少女面前。

在人群里也有不少跟我一样的摄影者,当然更多的都是在用手机,有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现在人们对于手机的关注,胜于对风景本身的关注,无论身边风景如何,想的不是去欣赏,而是先拍下来刷刷朋友圈,那如此你看风景的意义又何在呢?

当然我不是个传教士,这些和本我、超我、自我类似的高深哲思我也提不起兴趣,随手拍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只是隐隐间觉得有人目光落在我身上,很轻很柔,没有敌意,更多的是好奇而已。

顺着目光扭头看过去,在游廊下坐了不少写生的学生,应该是美院或者附近美术专业的采风学生吧,而就在人群中,我突然又看到了那抹白衣华裳,她认真的勾勒着手里的画板,低垂着头,一缕长发自鬓角垂下,翻手将长发拢到耳边,抬头向我这边看过来,却突然发现我也正在看她,一刹那的眸子圆瞪,慌忙忙又低下头去,一抹醉人酡红浮现直到耳根。

“咔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