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整座郾城更是化为真正的森罗殿,淮西的军将被冲入的官军捆在木柱上破腹挖心,军卒则被斩首,没有斩首的也被割下鼻子、耳朵,凌云栅、护城河直到公廨的长街上,全是被绑在柱子上的血肉模糊的尸体,密密麻麻,惨遭碎割后露出的赤红色肌体和白花花的骨头,居然在隆冬季节召来了许多苍蝇环绕。
最后官军都没法在城内呆着了,高岳和杜黄裳下令,所有兵马到大溵河一带扎营驻屯。
此外高岳和杜黄裳这两个“行营”(大本营)也正式合并,但分工还是明晰的,即高岳指挥他那几路,杜黄裳也就指挥自己几路,互不干涉。
郾城之战,淮西军往洄曲、汝南陆续逃走的,不过两三千人耳,其他一万一千人,战死者也就两千多,其他全是城破后被官军发怒屠戮的,加上随军家属和城中普通百姓罹难的,总数几乎有两万之多,血水浸满大溵河和汝水。
几乎同时,和申光二州交界的白狗栅,内里镇将和守兵千人,正式向徐泗部投降;而严震的武昌军和伊慎、王锷的荆南军,也攻占申州首府义阳——蔡州以南的门户全丧。
下面的结果毫无悬念,唯一有疑问的,是淮西方最后据点洄曲到汝南城,这南北百余里、东西七八十里的地带,还能在官军的围攻下坚持多久?
到了新年伊始,董重质也折返归来,他的奇袭完全失败,只能自己绑着自己,到郾城官军营垒军门前乞降。
这次,是皇帝派遣来的汝州刺史陆长源立下了大功。
原本董重质的两千骡子兵,外加数千桐柏、方城趁火打劫的山棚,确实在汝州东南地带嚣张了阵,高呼要一起攻陷洛阳云云,几个县城也望风而降,但陆长源据守梁县,可不像曾经的李元平那样丢脸,他制定一套严密的“城法乡约”,不但动员周围千余丁壮保护城池,还联络了忠于朝廷的山棚,共拒董重质。
东都的山棚,尤其是伊阙、陆浑一带的,曾遭淮西栽赃,对吴少诚那是个恨之入骨,先前朝廷招募权益兵时就有不少加入,现在更是拉起队伍,到汝州梁县帮陆使君作战。
接连打了十多日,事实证明只要陆长源没被恫吓住,董重质拿深沟高垒的梁县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迂回又迂回不过去,别说打下东都,最后连吃的粮食都周全不了,当郾城被官军攻陷的消息传来,顿时全军崩溃,部分逃往方城群山里为盗匪,还有部分跟着董重质跑,跑到最后董重质自己也觉得绝望,便到郾城请降。
帐幕内,高岳和杜黄裳密议,到底该不该接受董重质投降。
其实对此,高岳的态度是不接受,他对杜说:“当年朝廷平河朔时,最大的失误便是拉拢朱滔、王武俊辈,借贼平寇这种做法,等于是与虎谋皮、抱薪救火,所以就算李惟岳身死,对原来割据局面又有什么改变?李惟岳虽死,王武俊却继续割据成德,驱一虎来一狼,朝廷对待他们稍不如意,动辄还是逆反。董重质乃吴少诚婿,淮西诸般恶行逆举,他都参与规划,比如此次奇袭东都的企图,吴少诚能将两千直属牙兵交给他,足见董是最大的罪魁,对罪魁便要严厉处断,免得未来再生祸端。”
“我担心,假若杀了董重质,会伤降者之意。”
“降者何意之有,大多是形势所迫而已。汝南城旦夕且下,淮西转瞬可平,那群所谓的降者不过想找能继续为恶的路,几个有自新之意的?活董重质,对大局根本没有任何影响;杀董重质,反倒让蔡人晓得朝廷的雷霆天威。再者,遵素啊,你看打淮西打了一年的光景,朝廷三司也好,天子内库也好,都为这场战事靡费大半,假若接受董重质降服,那其他淮西军将都要来降服,朝廷不但不能杀他们,还得用金帛官爵养着他们,国计负担更重便不说,你让那些平叛死战出力的官军儿郎们怎么想?那朝廷平了淮西后,到底能得到什么好处,马上再平其他叛镇,怕是会难以为继。所以姑息罪魁,端的是贻害无穷。”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