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此番话说完,大厅之中静悄悄。都在消化太史慈这番话的中心,更被太史慈为王允描绘出来的计划所震撼。而且太史慈这番话也坐实了王允勾结袁绍和袁术的罪名。毕竟这两兄弟一直不承认汉献帝的帝位,按照太史慈的说法,为何王允会和袁绍结盟呢?也许他们的基础就是王允要立刘焉为皇帝吧?
袁绍一直以来不就是想要立一个便于控制的刘姓子弟为皇帝吗?他和王允当然是一拍即合了。
任何人都看得出来,若是王允真如太史慈这般计划的话,那么事成之后,王允绝对会成为继太史慈之后。天下第二强大的势力。
汉献帝更是眼中厉芒闪动,他已经被太史慈这番话语中强大地逻辑能力所折服,更在暗中庆幸对付王允地正确性。好一会儿,王子服才道:“大司空言之有理,但是既然王允要收买马和韩遂,为何王允还要捉拿杨彪?难道不怕适得其反吗?”
太史慈哈哈一笑道:“这当然是恩威并施。捉拿杨彪不过是虚应了事罢了,若是王允真的想要对付杨彪,还不如抓来一刀杀了,何必像现在这样关押着?那分明就是为了事成之后再把杨彪放了。打一个巴掌再给一个甜枣吃,反正到那个时候杨彪对时局朝政已经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了。还可换得马这等人物誓死效命。莫忘记,马韩遂和李傕郭汜停战是在王允抓起杨彪之前。若是王允和两人没有密约,打死我都不相信!”众人点头。
王欣又问道:那么刘樟三兄弟又是怎么回事?要是王允想和刘焉合作的话,王允就一定要处理好这三兄弟的事情,可是这飒飒内兄弟现在已经失踪了。
太史慈摇头道:。刘樟三兄弟在哪里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这事情是王允做的。
众人大讶,太史慈趁机把贾羽当日地一翻分析说了出来。众人初时觉得不可思议。但继而一想马上不得不承认太史慈的分析,要在长安城内外同时抢劫人质还可做得神不知鬼不觉,除了王充实在找不到第二个人。
如此一来,就可完美的解释为何汉中战事和咸阳被围以及韩遂大军与吕布大战池阳长安地区的军队无动于衷了,因为那根本就是奉了王充按兵不动的命令。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疑问了,那就是王允为门喽指示这几方的军队攻击张绣和贾诩,毕竟张绣和贾诩乃是王允的心腹。
太史慈当然知道这些人心中所想,冷哼一声道:“王允之所以会攻击张绣和贾诩,依我看来。定是双方出现了分歧。”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太史慈到底指什么,太史慈冷笑道:“敢问各位大人,在王允的事情败露之前,谁人不是对我们的大司徒恭敬有加,以为王允乃是忠君爱国的楷模?王子服大人等那天还未王允差点与我起了冲突,幸好陛下及时赶到,才化解了一场刀兵之祸。”王子服等人无不脸色一变,自然听得出太史慈是在讽刺他们乃是见风使舵之徒。这么快便弃王允而去。不过乙方偏又反驳不得,唯有哑子吃黄连,有苦自己吃。太史慈心中暗笑,面上却正色道:“所以说,圣上未在长安时,大家唯王允马首是瞻,并非是屈从于他的权势。而是有感于他的忠心耿耿。张秀和贾诩也不例外,而且王允也的确把两人当成了心腹,以为两人是对他忠心耿耿,岂料却是表错了情,当王允把自己的计划告诉给两人时,这两人当然出言反对,因此王允会对两人动了杀机,因为只有死人是不会泄露秘密的。故此才会有现在汉中、李傕郭汜突然出兵攻击张秀和贾诩的事情。”
经过太史慈这么一解释,张秀和贾诩两人立时变成了忠臣。太史慈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迷惑汉献帝,毕竟贾诩若是以忠于汉献帝的身份回归朝廷,对自己只有益处。说不准在汉献帝者立刻收到奇功呢。
种邵恍然道:“难怪贾诩一向王允讨要刘璋作为攻击汉中的法宝,刘璋三兄弟就消失了呢!原来在那时候王允就已经和刘焉合作,准备对付贾诩和张绣了,杀人灭口了。”太史慈正是要众人得出这个结论,冷哼一声道:“若我猜得没错,按照他们的计划,长安城周围的城市原本应该在王允的命令下参与攻击张绣的行动,不过却因为圣上的突然回京而中途作废,这些城市的守将现在无动于衷,更本就是因为王允的身死所致,由此可见身上实在是真命天子,洪福齐天。”
太史慈这招极为漂亮,连打带削给足了汉献帝面子,更为自己奠定了在朝政中纵横不败的印象,令自己的敌人今后不敢轻举妄动,等管宁到此后,便是全面反击之时。太史慈的这一番言词的确改变了朝中众人对他的印象,王子服等人这才知道在政治上一向低调地太史慈玩起手段这般高竿。登时收起一片轻视之心,再不敢等闲视之。
一时之间,大殿之上众人一片称颂。
太史慈心中冷笑,他的这番言论看似严密,而且也完美解释了王允所有的行为,自然可以说服众人,但太史慈心中知道自己的分析是绝对不可能成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张鲁和刘备这两个野心勃勃之徒根本不会为刘焉如此效命。所以这事情背后一定另人原因,只是自己不知而已
但有一点事情可以肯定,那就是王允暗中一定另有计划收拢长安的势力。现在的战局就是王允计划地一部分。
而且太史慈预感到真相就在眼前。
无论如何,自己危言耸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更令众人得出了长安的军队不受中央控制各怀异心的结论,当然有利于自己下一步行动了。果然,汉献帝对太史慈道:“太史卿家,为今之计应当如何化解?”
太史慈断然道:“首先我们应该把圣上君临天下之事尽快地昭告天下,这是令几处退兵的根本方法。”
汉献帝准奏。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