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叶白听到萧子豪说每月能挣七八千,心里觉得还不错,就说:“行,那我就跟你们出海去。”
萧子豪一听李叶白同意了,心里很高兴,就急忙说:“那咱们就赶紧走吧,趁着船长和经理还在港上,我领你去见一见他们。”
说完,萧子豪就带头跑了,李叶白一看,也跑着追了上去,
萧婷婷在旁边看见李叶白要跟自己的哥哥出海去,想到以后就能与这个瘦弱的少年经常见面了,心里也是一阵喜悦。
但是,当她听见萧子豪这就要领着李叶白去渔港,就急忙在后面喊:“哥哥,你不回家了?咱妈还包好了饺子,冻在冰箱里,要等你回家吃呢。”
此时,萧子豪已经跑出了很远,他扭头向萧婷婷喊道:“时间不赶趟了,你告诉咱妈,我下次出海回来吃。”
萧婷婷看着两人越来越远的背影,心里一阵失落,又得隔十天八天的,才能再次见到这两个人。
但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萧婷婷马上又回复了心情。小的时候,父亲就出海,大了,哥哥有出海,她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分离。
李叶白随着萧子豪跑出了沙滩,上了马路,此时,一辆小客车正好经过。萧子豪一摆手,然后领着李叶白上了车。
上了车之后,李叶白向车窗外面望去,只见萧婷婷仍然站在沙滩上,后面海天一色,白云蓬蓬,几只海鸥在盘旋飞舞,仿佛风景明信片上的画面。
不到十分钟,李叶白就看见路边的沙滩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长长的,水泥和石头筑成的码头。
码头边上,靠着一对对蓝色的渔船,岸上满是穿着油衣油裤和水靴的船员,还有各种货车,都在忙着卸货。
小客车停了下来,萧子豪招呼了李叶白:“到地方了,咱们下车。
李叶白急忙随着萧子豪下了车,然后顺着路向下走去。
这个码头,是红岛的最老的码头,号称北方最大渔港。码头最边上是一座巨大的建筑物,里面是渔货交易中心,还有各种商店,饭店和旅店。
走过这个建筑物,就进入了码头。李叶白看见这条巨大的,水泥和石头浇筑成的通道,直插海中。宽度能并排能跑五六辆卡车,长度能顺序停靠十来条渔船。
但这只是整个渔港的一角而已,顺着海岸线一直往东,都是水泥和石头浇筑成的,一眼望不到头,将红岛整个镇子都怀抱其中。其间还有多条这样直插海中的码头。
李叶白一走进码头,就闻见了浓烈的腥臭味,船员们将装满鱼的塑料箱子都摞在码头上,等待着鱼贩子来查看,议价。更有几辆大货车停在那里,旁边是吊车,将一兜兜做鱼粉用的鯷鱼从船舱中吊出来,然后倒进货车车斗里,血水就顺着货车车斗的缝隙里留了出来,流的码头上一滩一滩的。
这嘈杂,脏乱的一切,不但和沙滩上那清新的风光不同,和李叶白在下车时远远看到的这码头也不同。所以,大海总有两种定义,一种是风景中的大海,一种是劳动中的大海。
风景中的大海可以远观,但是劳动中的大海,你就要实打实的面对了。
李叶白看见这码头嘈杂的一切,虽然出乎自己的意料,但是也没有太惊讶,他现在还处在一种忐忑不安的心境中,对以后的生活既期待,又有些不安。
萧子豪领着李叶白来到一对蓝色的渔船跟前,这对渔船长约三四十米,宽约五六米。中间是驾驶室,俗称舵楼。后面堆的是渔网。舵楼前边是鱼舱,舱盖突起在甲板上面,而整个鱼舱则在甲板底下。鱼舱前面是桅杆,直矗入天,中间伸出两条粗大的钢丝绳,斜拉住另一条桅杆。
两条桅杆呈倒三角形,斜出这条下部固定在直立桅杆的底部,是用转轴连接,所以能左右摆动。它的上面是各种吊轮,穿着几条大拇指粗细的钢丝绳,钢丝绳上有钩,看样,等装满鱼的网兜被收到船舷边,这条斜着的桅杆就会摆过去,然后用钩子勾住,然后钢丝绳慢慢向上收,就将网兜吊出水面。
最后,这根斜着桅杆再摆回来,装满鱼的网兜就会被吊回到船上。
桅杆的前面就是船头了,比甲板高出一米多。船头的中间是两个柱子,是系绑绳用的,绑绳的另一头系在码头上的铁制柱桩上。
此时,一个穿着西裤和T恤的中年男子,腋下夹着公文包,戴着眼镜,正在指挥一辆货车将冰倒入鱼舱,只听哗啦一声,洁白的碎冰块就一股脑地倒入了渔船,一股凉气登时四散开来。
李叶白看着这对渔船,觉得很新奇,一切和电视上见到的都不一样。电视上若不然就是那种木制小渔船,要不就是雄伟的大轮船,都让人充满遐想。但是这对蓝色的渔船,一看就是朴实能干的样子。
冰一倒进鱼舱里,船上的两个伙计,就拿起铁锨将散落的到甲板的冰收拾一下,铲起扔进鱼舱里。然后就将鱼舱的保温盖和铁盖都盖上了。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