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 药庐竣工,妙手仁心堂!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
药庐的建成,村里许多人家都出了不少的力。男人们能出力的出力气,女人能帮忙倒茶的倒茶、做饭的做饭。
每天药庐旁边临时搭建的饭蓬里,都有不少女人奶奶们送菜来。菜都是洗干净的,连洗的工夫都省下了,可见他们的用心。这样一来,最让人担心的吃食问题,一下子就成了最不用担心的问题了。
至于工钱的事,李半夏和赵郎中刚开口提,大伙儿就跟他们急。说要是跟他们提工钱的事,那就是看不起他们,直弄得俩人不知该如何感谢他们的好。
也只有想着法的,让烧饭的婶婶将伙食备得好点,娘和赵家嫂子买了许多的麦粉和糯米,给大家做圆子、发粑,让大家带回去吃。
实在不行,以后他们要是到药庐里拿药,给人家免了也是好的。
不出十日的工夫,药庐便在大家齐心协力下建成了。
药庐竣工那一天,村里许多人都到了,大杨村的爆竹响了整整个把时辰,有大人们在放,孩子们也跟着后面放着玩,那种热闹可是好久都未有过了。
在这之前,还有一件事需要确定。
那便是药庐的名字。
给药庐取一个响亮切合的名字,那可是最振奋人心大伙儿都感兴趣的事了。刘赵两家,每个人纷纷献言献策,几个孩子更是连晚上睡觉做梦都在想着这个事儿,想到一个合意的,第二日一大早就起来跑着告诉李半夏和赵郎中,直希望自己取的名字能被选上。
什么百草堂、千植堂,杏林堂,名字有许多,大家讨论许久,仍然没有定下来。
有的名字不是太普遍了,就是太简单了,显示不出他们药庐的特色来。李半夏和赵郎中同意,几个孩子可不同意。要是这么容易就定下来,而且定的还是这么一个简单千篇一律的名字,不是说明他们几个脑子不灵活吗?
正如许多人对养成这个游戏很感兴趣一般,孩子们对取名这回事,也是十分热衷的。想想以后自己所取的名字每日都出现在别人的口中,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成就的事情啊!
赵郎中家的几个宝贝,也都是聪明伶俐的。什么乐乐堂、扎针堂、呼呼堂,喝药堂,赵郎中把自家孩子取的几个名字说与李半夏听,李半夏笑的打跌,童真显露无疑。
当然,这是说着玩的,倒有几个认真想出来的名,李半夏还是觉得可以考虑的。像是农草堂,回春堂,杏仁堂。
至于这几个名字的由来,孩子们还真有一箩筐的缘由,在这里就不叙说了。
刘家三个孩子也没闲着,取的名字比起赵家的几个,也高明不到哪里去。甜甜琢磨了半天,还是觉得叫巧手堂,说这个比较气派。
但李半夏,认为这个有些不合适。巧手堂,听起来更像一个江湖门派,特别像是鲁班巧手门一支的,而不像一个药庐。最重要的是巧手堂,貌似有吹嘘的嫌疑。天天顶着巧手堂三个字,压力山大的。嗯,回春堂,也有的。
刘灵芝,小屁孩嘴里吐不出什么好话来,挤了半天,就蹦出个红玉。这孩子,想吃红玉都吃呆了。试想想,如果他们的药庐叫上这么个驴头不对马嘴的名字,人家下意识地就会认为他们是卖红玉,而不是卖药的了。
就在大家想着到底要什么名时,一件让药庐人难以忘怀的事情发生了。
知州府的张大管家,带着几个家丁骑着快马到村子里来了,甫一下马,就对着正惊讶于他们到来的李半夏拱拱手:“小李大夫,大人和夫人知道今日是你们药庐开张的日子,特让小的送一份礼物来,还请李大夫笑纳~~”说着,张管家微侧着身,颇有威严地对后面几个家丁拍拍手:“来啊——”
随着他的话,两个家丁抬着一个用大红布绸包裹的类似牌匾一样的东西过了来,张管家上前,“李大夫,您请——”
李半夏也很好奇舞融和张大人送了什么礼物给她,没想到两地相隔这么远,他们也知道这边发生的事情,舞融和张大人真是有心人。
“大哥——”李半夏回头看看赵郎中。
“妹子,去吧,大哥也想看看是什么嘞!”赵郎中眉眼尽是笑意,像这样的大好日子,还有远方的亲朋来捧场,怎么都是值得高兴的事儿。
李半夏慢慢来到牌匾前,站立良久,又看看张管家的面色,希望能从他脸上看出一些端倪来。却不知,这位张管家可是一等一的精明之人,对主子忠心耿耿,对下人很有威信,又当了几十年大府管家,来往招呼的都是贵客,早就练就了脸上的本领。
当他不想让你看出什么的时候,从他的脸上,是决计看不出什么来的。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