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1087章 岭南往事(一)

2021-09-03 作者: 背棺道抬棺僧

岭南道不是一个好去处,对于术道中人和俗世的官府、百姓,都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

于俗世而言,岭南道地处荒僻,耕地有限不说,其他所产也颇为稀少,唯有沿海数州可以靠贸易渔业为生,还显富裕。其余内陆州县,或山岭峻险,或烟瘴泥沼遍布。其耕地有限,又兼土地贫瘠,每年所产之粮,不过勉强交税,若逢天灾,收成大减,则免不了流离失所,卖女易子,沦为流民。

而且岭南道诸多蛮夷混居,这些蛮夷数量不少,而且占据了险要地势,经常骚扰华夏之民,而且常常占山为王,劫掠过往商旅,甚至阴谋造反,仅仅惠帝一朝,岭南蛮夷造反之事,便多达七八起。蛮夷仇视华夏之民,双方互相仇杀之事,经常会出现。

况且岭南道地处偏远,素来为朝廷流放之地,很多发配之人,都集中于雷州、言州附近。还有很多前朝政治斗争的失败者的后人,往往会被贬为贱籍,这些人不得参加科举,不能参与正常的工作,不能与民籍通婚,没有任何自由和尊严。这种贱籍的后人,也是贱籍,除非某任皇帝忽然发了善心,偶尔会赦免一些贱籍之人的贱籍,可是那样的机会实在太少了,即使天下大赦,都恩济不到他们身上。

这些贱籍之人数量绝对不小,恐怕前前后后得有数十万之巨。这些贱籍之人自然素质比起常人,要低很多,经常无事生非,搞出许多事端。这些贱籍之人往往落草为寇,即使不是落草为寇,也会成为地痞流氓,拉帮结派,搞得地方不靖。

更兼岭南道湿热,有火毒之害,常人往往水土不服,过不大惯。

以上种种不利,也不过冰山一角罢了。最致命的,乃是昔年一个王爷,名唤粤王的,最为可恶,影响最为恶劣。

那粤王乃是太宗第十六子,是夏太宗老年时所生的幼子。夏太宗得位不正,再加上他生性狐疑,外宽内忌,一辈子都在和各种人斗。和他的皇兄斗,和他的朝臣斗,和外疆的蛮夷帝国斗,和地方的反民乱军斗,甚至和他的妃子皇子斗。尤其是他晚年,猜忌之心越发浓重,朝廷高层官员的升迁变得极为繁复。后宫的妃子们,也经常受到夏太宗的责骂。

即使是已经成为太子的后来明宗皇帝,也曾经被太宗给忌惮猜忌,若非明宗皇帝的师傅他们拼命力保,恐怕他也成不了明宗皇帝。

只是夏太宗临终前一年,才得了那第十六子,年老得子,自然是百般宠爱。加上他当时饱受旧疾折磨,得此麒麟宝子,自然是使得夏太宗得到了极大的宽慰。在他最后的岁月里,夏太宗给了这第十六子最丰富的条件和赏赐。也养成了他极为恶劣的膏粱竖子的性格。

夏太宗驾崩后,太子即位,是为明宗皇帝。明宗皇帝是从诸多皇子中杀掠出来,尸山血海里才夺得了皇位的。所以对于自己的那些皇兄皇弟们,皆是如同乃父般忌惮。而对于那个只会斗鸡走马,吃喝玩乐,却对政事一点兴趣没有的皇十六弟,有天然的亲近。倒不是明宗也好吃喝玩乐,只是他对于这种,于自己没有威胁的皇子。明宗皇帝是最为喜欢的,在给所有皇亲勋贵的赏赐待遇里,皇十六弟的永远是最高最好的。

后来更是得封粤王之位,将岭南道数百万亩田地,全都赐予了粤王。要知道岭南此地,民多地少,又大部分是贫地。现在一来,几乎岭南道八成以上的田地,都被粤王所有,岭南绝大部分农民,都成为了粤王家的佃户。粤王本人又极为奢华,疯狂地搜刮民脂民膏,他在原先的地租上,又多加了两成,害得众多农民被逼得家破人亡。

粤王每年都要修筑宫殿,以黄金饰顶,以白银铺地,又在殿中开挖水渠。水渠底部布满了珍珠美玉宝石,再用水晶琥珀雕琢成日月星辰的模样,镶嵌到用整块美玉的梁柱之上。这样一来,在宫殿之中,粤王便可以看到山川之美,日月之光了。即使如此奢华的宫殿,粤王每隔几年便会腻了,重新建筑新的。

若是但就奢侈,也就罢了,当年大夏诸王基本没有一个是节俭的。可是有一点恶性,那便是粤王本人性格残忍,好用酷刑虐待人命。粤王自创出数十种刑罚,甚至不顾亲王之尊,亲自动手上刑,他曾经对人说,自己以听闻犯人受刑时的惨叫为乐。但凡冲撞他的人,无一不被粤王抓入自己的私牢,饱受折磨而死。粤王有时私服出巡,遇到平民贩夫,稍有冲撞,便命人直接打死。

光是某年众佃户要求减租,齐齐到王府请愿,结果被粤王派人殴杀了数百条人命,便足以震惊朝廷了。只是那粤王辈分太大,虽说年纪不大,可是他乃是太宗幼子,后面的几代帝王,论起辈分,还是得叫他叔叔爷爷辈。所以也不大愿意得罪这个闲散王爷,再加上粤王虽说生性残暴,贪得无厌,可是对皇室却非常恭敬,表面功夫做的非常完美。所以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处罚,只是被罚俸了事。可是对于他一个岭南霸王来说,还会在乎那点俸禄么?于是粤王变得越发肆意妄为。

直到后来惠帝年间,新任光州知州雷守正,公然处罚了粤王的一名欺行霸市的管事,惹得粤王大怒,竟直接出兵闯入官衙,劫了管事,并毒打了雷守正一顿。此事激怒了岭南百姓。那雷守正原本是某科的榜眼,才学品德皆是上好的,只是那脾气刚烈,素不喜官场浊污之事,所以在国子监当了五年的清水编修,同科的进士有的外放了县令,有的在六部当了主事。

若非雷守正后来遇到了贵人,当时的吏部尚书,现任丞相沈永树的爷爷沈如松,将其外放到荆湘道做了个三等县县令,恐怕他一辈子都得在京师国子监,坐一辈子的冷板凳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