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美滋滋的拉着大车的红薯到福生记作坊,再换了银钱回去。今年的产量好,平均下来,每亩地有三两银子左右的收入,这可比种粮食划算太多了。
如此,李家的小作坊又热闹了半个月。
到九月中旬,李家一共收到了五百八十三万斤的红薯,四间库房里,满满当当堆满了红薯。
看着这么多红薯,李寿却忍不住发愁了,这些红薯可是花了接近两千两银子收回来的,光是想想,他心里都不踏实。
“月儿,咱今年啥时候开始做粉条啊?这么多红薯,咱家就这么几个人手,一两个月怕是做不完。”
明月想了想,粉条要天冷的时候才能做,但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可以提前做的。
“爹,咱们现在就可以安排人手开始做,就做第一步。先把红薯打成泥浆,滤出淀粉来。待到天冷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做粉条了,能省下不少时间。”
李寿顿时眼前一亮:“对,我咋没想到呢,我这就去安排……五百多万斤红薯呢,咱还得抓紧时间。”
五百多万斤红薯,只靠着那十来个人,根本就不可能做完。
明月现在只想感叹,人到用时方恨少啊。
“您也别把工人们逼的太紧了,实在不行的话,咱再多买几个人回来,年底肯定是要忙上好一阵的。”
李寿点点头:“那就再多买几个人吧,明年开春,果园那边要施肥、浇水啥的,几百亩地呢,万有良一家也照看不过来。”
挑人这事儿明月不在行,只好又麻烦庄嬷嬷了,两人到伢行走了一遭,又带回来三十个仆从,全都安排到了作坊里帮工。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