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八百三十九章 叛首难除

2021-09-03 作者: 西风紧

朱高煦每日的喜怒情绪,十分抽象。因为他大多只能通过奏章上的文字,充分发挥想象、才能理解大明疆域内各处发生的事。

而这种心情有时喜悦,如同得到了盛庸在日本国的消息。有时也很烦躁,最近两天南北两个方向都送来了坏消息。

一份是宁夏卫(银川)的奏章,瓦刺部在秋季,竟然跑到河套地区来放牧了。当地武将上奏警示朝廷,并请求援军。

朱高煦有一种挫败感。他刚登基便进行了北征,在冰天雪地里出生入死,沉重打击了鞑靼部;但此事的结果,似乎是让西边的瓦刺诸部压力顿减,有了南下河套地区的迹象。朱高煦不得不暗自承认,武德初的北征没起到甚么作用。

朝臣举荐宋晟的次子宋琥,带兵到宁夏卫整饬军务。宋琥世袭了他爹宋晟的官职和爵位,乃平羌将军、西宁侯,并娶了朱高煦的妹妹安成公主,成为驸马,目前人在西宁。

宋琥既与太宗一系皇室联姻,又是猛将之后,故有大臣举荐。势力扩张到西域地区的帖木儿死了之后,据报其内部正在内讧,来自西面的威胁也几乎没有了;因此朝廷认为,可以调任宋琥至宁夏。

朱高煦虽然认可宋琥的先父宋晟,却对妹夫宋琥不甚了解。他心头有个更好的人选:何福。

何福在“靖难之役”、“伐罪之役”中,都在失败那一方带兵,战绩实在不堪。不过正因多次在战场上交手,朱高煦才对他比较了解,认为何福还是有本事的。而且何福洪武年间在西北带过兵,有经验和旧部。

但何福在伐罪之役中有功,此时在京师锦衣玉食,把他弄到西北边陲去,不知他是否满意。

而朱高煦已经没有妹妹,嫁给何福当儿媳了。倒是朱高煦的心腹大将韦达,还有个女儿待嫁闺中;然而大将们之间不断联姻,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朱高煦想起自己还有个小姑姑宝庆公主,小姑姑虽是太祖的小女儿,却是在燕王府被朱棣养大的,也勉强算燕王府一脉的亲人。在“靖难之役”时,朱高煦亲口许诺过一个叫赵辉的武将、要将宝庆公主嫁给他,只要赵辉协助李景隆开京师城门;但那赵辉名声不好,朱高煦在父皇面前说过坏话。后来赵辉又多次向太宗讨要公主,太宗一烦躁就把他给砍了。

于是朱高煦顿时有了思路,让何福家与皇室联姻,然后去西北统领军队、也能叫人放心一些。何福好像有六个儿子,总得有一个品行不错、并且未娶妻子的罢?

另一份则是刚收到的安南都督府奏报,一支从云南驶入红河的船队,遭遇了安南叛军余孽黎利部的偷袭劫掠。明军死伤百余人,船上的矿银、铜料、翡翠、红宝石、上等茶叶被劫掠一空。

朱高煦大怒。朝廷的收入损失惨重,且沈家也亏损重大。这条运输线路,又是朱高煦亲自设计的,原先他颇为得意,所以才非常生气。

那黎利还曾煽|动刺客,欲对朱高煦不利。而今仍旧逍遥法外,让朱高煦难以控制愤恨的情绪。

高煦的脸色很不好,但他总算没有失态。

还好午膳有他喜欢吃的海味,有一盘清蒸鲍鱼,才让他有了些许宽慰。鲍鱼蒸熟之后,肉已经掏出切好放在壳中,并在上面洒上了葱姜佐料,吃起来很方便。朱高煦闷头只吃一样,宦官见状,急忙派人去御厨叫人再取来。

于是朱高煦面前的桌案上,渐渐地堆上了一大堆壳。只等晚上疯狂修车,当那一刻空虚的感觉笼罩心头时,一切情绪都会烟消云散。

很多事他都管不过来,得依靠文武大臣。而在安南国的张辅,这么长时间究竟在干甚么?

……安南国大江(红河)岸边,正值旱季的天空清明湛蓝。

此地位于东关城上游,已不属于平原地区。新城侯张辅坐在马背上,观望河对岸,满目皆是不大不小的山丘。视线不甚开阔,最远只能看到大概四五里外的一座高山。

张辅跳下战马,走到江边的滩地上,便看见水边一些黑漆漆的残破木头、正在随着浪子在水面飘荡。大江对岸,不少安南人正在用网在水中捕捞着甚么。

黄中跟了过来,沉声道:“那阮景异到了黎利那边,长时间几乎毫无音信。此次事发,他也没有传递消息。那厮会不会已经投靠黎利了?”

张辅没有回应,弯腰拾起了一块木头。

黄中接着说道:“若是阮景异事先告知叛军动静,船队何至于毫无防备?他敢背叛都督府,咱们便将他的底细抖露出去,出口恶气!”

张辅看了一眼后面侍立的骑兵,又与黄中对视一眼。黄中还算知趣,急忙住了嘴。

这时一员武将骑马赶来,抱拳道:“大帅,芹站官铺派人来报,守将逮获了几个村民,得知早在一月之前、便有叛军奸细藏匿于附近的村庄中,那些村民竟隐瞒不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