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被百里康充当“炮灰”去送死的是久经训练,有着流尽最后一滴血传统的黑旗卫士兵,就算明知是送死,那些士兵一样会尽可能去拼一个够本,杀两个攒一个。
但对岸的士兵不同。虽然比起“农夫”士兵强了不下一个档次,但战斗意志是不能与当初的黑旗卫士兵相比的。
眼见突破无望的段氏军士兵明显犹豫了。正像对岸百里康的这些段氏军将领一样,他们开始犹豫。
在这个节骨眼上犹豫,那是相当危险的。
高智平抓住段氏军犹豫的这一瞬间,命令三万“农夫”士兵全力反击,并令人喊出,将敌人赶下澜沧江,每人赏银十两的口号。
十两白银,依照大理的消费水平,足够一家四口两年的花销。
在这种you惑之下,“农夫”士兵们开始发狂。
其实从段氏军士兵犹豫的那一刹那,“农夫”士兵们已经明显感觉到压力减轻。
顶在第一线的士兵们感觉最为清晰,士气此消彼长。
而这时高智平明显带着you惑的煽动口号喊出,可以想像,本是进攻方的段氏军由此刻开始自动转入防守。
背后是澜沧江,虽然退路没有断绝,但在这种情况下,本应该背水一战激励士兵强烈进攻突破的段氏军,选择了转为防守,这无疑是自寻死路。
一转入防守,士气便瞬间松懈,战场形势随即逆转,段氏军在江滩上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如果再不派兵增援,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了。
东岸的段氏军将领已经不再焦躁,而是私下联络准备剥夺百里康的指挥权。
归顺明国是一回事,可眼下坐视一万正规军覆没又是一回事。
没有了这一万正规军,他们这些将领都是光杆司令,不但无法向段思聪交待,而且日后怎么仗恃这支军队在明军中立足?
将领们开始聚集,他们并不想伤害百里康,只是想夺回指挥权,或者只要百里康下令撤换这一万正规军回来,他们依旧愿意奉行百里康的命令。
百里康察觉到这种异状,但他对此熟视无睹,身边有着三千明军,他勿须担心什么。
而在这时,对岸战局开始起了变化。
这来自于高智平的一记昏招。
本来,在“农夫”士兵强力进攻压制下的段氏军已经一步步后退,无力组织起反击,直到背后就是澜沧江水时,才不得不奋起反抗,但这也仅仅是勉力维持。
战场天平已经倾向于高氏军,但这个时候高智平出了一记昏招。
说是昏招,但也在情理之中。
高智平眼见胜券在握,但段氏军在最后临近江面时,又硬撑住了,在这一刻,高智平一时没有考虑周详,却下令进行无差别射击。
其实在战场上,这种无差别的屠杀很常见,只是事后没有人肯言及。
特别是以弱对强时,这种无差别的屠杀往往是不得已而必须做的事。
比方说,如果有一百自己人被三百,甚至五百敌人围困,救之不及,这时该怎么办?(未完待续)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