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追随胡雪岩,二十五年后胡雪岩病逝时,马云涛已经四十一岁。二十岁时,娶胡雪岩侄女胡霓芳为妻,生下两子一女。长子马思真参加清廷乡试,考中举人;次子马思善从小不爱读书,被送入胡庆余堂做伙计;小女儿马思美待字闺中。胡雪岩病逝后,胡家全部产业抵给债权人。胡庆余堂抵给文家后,文家给了18股招牌股给胡家后人,聊以度日。新东家本有意聘请马云涛为掌柜,无奈马云涛心灰意冷,婉言谢绝了。
杭州诸多商号都来游说马云涛,希望能延揽至自己门下。马云涛索性闭门不出,谁也不见。但时日一多,毕竟非长久之计,经不住妻子胡霓芳的软磨硬泡,他最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离开杭州这个让他睹物思人的伤心之地,举家回到家乡歙县。并拿出个人积蓄,重张洪山书院,自己亲自在书院开课。因慕其才名,四乡八村稍有经济基础的人家都愿意把孩子送过来受教。长子马思真一边在书院授课,一边积极准备参加来年会试。次子仍留胡庆余堂。
日子逐渐安定下来,马云涛又找到了二十五年前在家乡每日与书卷为伴的文士风雅。长子马思真看来将走上当年自己没能走完的科举仕途之路。一切都那么安静,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
平静的生活如果就这样延续下去,马云涛将在山乡渐渐老去,并被世人遗忘。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份闲适和宁静。
这个人就是曹新民!
曹新民此时刚从汪家出来一年,决心自己创业。他选的第一站就是太平府的芜湖。在芜湖,他打出了碧云茶庄的招牌,经过辛苦经营一年,生意渐有起色,就在他准备到杭州开立第二家店面时,他听到了有关胡雪岩病逝,胡家基业崩塌的消息。他立即想到了胡雪岩的手下第一能人马云涛。经四方打听,得知马云涛已举家回归乡里,重张洪山书院。遂日夜兼程从杭州赶到歙县。当曹新民突然在洪山书院出现时,马云涛吃了一惊。
马云涛在杭州为胡雪岩协理谋划时,已经听说了汪四海手下最有前途的年轻后辈就是曹新民。此番不期在这山乡相见。马云涛请曹新民落座,上茶后,开门见山地问:“曹掌柜亲临寒舍,不知有何见教?若是为请我出山而来,则请莫开尊口!”
曹新民笑道:“先生不必担心,我绝非为此而来!只是素闻先生和贵公子学问深厚,教人有方,名重徽州,如能将书院发扬光大,则必能造福更多学子!”
曹新民这个回答却是出乎马云涛意料,他半信半疑地问:“但不知曹掌柜有何高见,能将书院发扬光大?”
曹新民道:“在下老家池州府绸岭离此地不远,同样被群山环绕,交通不便,众多学童苦盼名师!我有心效仿洪山书院建制格局,在绸岭创办一所类似书院,但苦于名师无着,这确实让我一筹莫展!”
马云涛道:“曹掌柜有此办学之心,令人钦佩!徽池二州文人名士荟萃,何愁不能寻访到如意名师?”
曹新民道:“我创办书院之初衷,实因当年家境贫寒,家中无力供我读书,每想及此,我愈发不愿此情再在他人身上重演!故而欲斗胆邀请先生赴绸岭一行,帮忙筹划,一旦寻到合适之师资,我当即刻送先生回乡。不知先生可否屈尊?”
马云涛摇了摇头道:“曹掌柜有所不知,我这洪山书院是先父所创,目前学生概有五十多人,我一旦离开,如何不耽误众多学生学业?书院又如何延续?”
曹新民依旧笑道:“我素闻贵公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何不将书院临时托付于他,既可解我绸岭书院之困,又可放手让青年才俊勇挑重担,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马云涛本以为曹新民来必定为聘自己从商而来,不料竟是邀请自己筹划书院,这倒激起了他对曹新民的好感!没想到一个蒸蒸日上的青年掌柜能有如此心胸,确实难能可贵!而且从曹新民的话来看,可以说滴水不漏。正在游移不定之际,长子马思真过来插话道:“父亲不必担心,您尽管前往池州,这边书院大小事务,我当竭尽全力替您办好!何况三妹在家中成日无所事事,不如让她来帮我,亦可不致过于寂寞!”
马云涛听他提起他最疼爱的小女儿,不免愈发心动!
于是决定先应下这桩事,同意隔日便与曹新民走徽池商道从歙县去石城。临行前,马云涛一再强调,此番前去只以参与赞划和短期开讲为要务,曹新民一概答应。马云涛没有想到,跨出这一步后,就跨出了整个徽州,未来等待他的是一个庞大的又一个类似胡雪岩产业的王国在他俩的手中去实现。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