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杨张宝同 2017.9.23
《小白杨》这首歌出自于塔斯提哨所。它不仅唱出了人民子弟兵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保卫祖国的风采,也讲述了在中苏边界发生冲突的那段历史中,边防战士和边民用生命捍卫祖国领土的英勇故事。
在苏联解体之前,这里是中苏边界。这片美丽富饶的夏季牧场本在中国境内,由于苏军的蚕食,到了1969年已被苏军强占,并不许中国牧民夏季转场。为此,1969年这里曾发生了6.10边境事件。
1983年春,伊犁锡伯族战士陈福森回家探亲时,向母亲讲述了他们哨所和边防所经历的这些故事。母亲听后,为了支持他安心边防,给了他十棵小白杨树苗,返回部队后,他和战士把树苗栽到哨所营房旁。因严寒和风沙的侵袭,小树苗相继枯死,只有离哨所最近的一棵顽强的活了下来。同年,诗人梁上泉来塔斯堤哨所采风,谱写了这首歌曲。次年,由阎维文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而出名。从此,塔斯提哨所被称为小白杨哨所而闻名。
今天,我们走在美丽的巴尔鲁克山下,可以近距离看到小白杨哨所。哨所是座两层的塔式小楼,立在营房旁的高坡上。塔顶竖着一面五星红旗。在一楼和二楼的横板上,“祖国在我心中”几个大字让人心怀肃穆。在二楼的了望台上,一位军人正端着枪了望着远方。哨所的旁边有棵白杨树在默默地伴陪着军人。如果你走到哨所的旁边,可以看到一块斑驳的巨石上写着:小白杨哨所。离哨所100米的地方就是6.10事件中被苏军开枪打死的女烈士孙龙珍的墓地。墓碑上那硕大的“守望”二字,仿佛还在讲述着当年的6.10事件,而这个“守望”的故事,恰恰就是小白杨守边防的真实体现。为了让读者深切理解《小白杨》这首歌,我想应该把这段“守望”的故事讲述一遍。
美丽富饶的巴尔鲁克山位于中哈边界新疆境内塔城地区的裕民县中南部,横贯东西两面,寓意为“富饶、富足,无所不有”。山脉的西部尽头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分界线。它介于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之间,有草原、雪山、松林、河谷等山地景观,保持着近乎完整的原始风貌,而高山、峡谷、森林、草甸、湖泊的景致又具有美丽的喀纳斯地貌特征。山脉呈中高山型,由于山体不断提升,构成着明显的垂直分带。尤其北坡山峦起伏明显,降水丰富,灌木和草原型植被生长茂盛,是优良的夏牧场。而低山带的坡度平缓,宽谷和丘状山连绵起伏,土质松软肥沃,降水较为丰富,草木繁茂,呈山地草原景观,属优质的天然牧场。
如果把中国的版图喻为雄***尔鲁克山就是鸡顶端向下弯曲的一片漂亮的羽翎。
而塔斯提哨所就是这片美丽国土的守望者。它立在苍莽广袤的巴尔鲁克山下,像一名边防战士在守护着这片鲜花的世界,这片野生植物和动物的乐园。
当时,这里还是中苏边境,苏军在铁列克提侵入中国领土纵深达3公里,修建公路,构筑工事,有些边民的庄稼就在苏军的铁丝网下。塔斯提牧场竟也被苏军占据,而且不许我方牧民转场放牧。为此,我边防战士和牧民与苏军发生过多次小规模冲突。
5月20日,我方战士丁余生和163团三名农工按照边境协议在双方共用的界河阿克乔克的龙口筑坝放水浇地,苏军出动装甲车3辆,武装军人30余人将我方人员抓走,遭到反抗后,便用枪托毒打,然后带至苏境塞米巴拉金斯克州,关押了24天之久,经中方9次抗议和多次会晤,苏方才将被绑架人员送回。
5月24日,我方牧民赶着大群的牛羊从别的牧场转场到塔斯提牧场放牧。十多名苏军荷枪实弹地把着路口,不许我方牧民通过。我方牧民在几位边防战士的保护下,强行闯关。结果双方军人对打起来,我方一名战士用枪托将一名苏军士兵的头部打破,血流不止。牧民们乘机赶着牛羊通过了路口,进入了夏季牧场。
此事之后,苏军开始进行报复。1969年6月10日那天,农九师12团5连的牧民张成山早上赶着羊群去放牧,走到一片长着肥嫩青草的三角地带,羊群一下子涌了过去,吃着青草。张成山知道这是一片被苏军单方面认定的‘争议区’,便急忙上前要把羊群赶出来,可是,一群苏军边防巡逻兵骑着马赶了过来,二话不说,就把他五花大绑起来。
一个牧民看到张成山被苏军绑架,急忙赶回连队报告。农垦连队的人操起铁锹棍棒,呐喊着涌向三角地带。张成山的妻子孙龙珍,才29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而且还怀着6个月的身孕。她也拿起铁锨和大家一起来营救张成山。
这时,驻扎在40公里外的铁列克提边防营部早就觉察到了苏军的动向,派李永强排长带领三个班的正副班长和三名射击能手骑马赶往那里。他们骑马急行两个来小时赶到了那里后,把马匹藏在了一片小树林的后面,并做好战斗准备,然后步行着来到事发地点,准备跟苏军进行交涉。
苏军有四十多人,绑架着中国牧民张成山,还抓着一个四岁孩子的胳膊朝苏方那边拖。这时,他们看到中国边防战士来了,马上转过身来,放掉小孩,却把五花大绑的张成山按在地上,用力地圧着。那孩子见到中国军人,便朝着他们这边跑了过来。但苏军的机枪手马上卧倒,把枪口对准了他们。苏联军人明目张胆地越过边界数百米,进入我方边境,还肆无忌惮地抓我牧民和小孩,让边防战士义愤填膺,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们过去要解救张成山,可苏军仗着人多,把他们团团围住,用三四个人来夹击他们一个人,对他们进行拳打脚踢,甚至用枪托对他们进行击打。我边防战士也用枪托还击。不知是谁用枪托朝苏军士兵砸去时,弹夹把一名苏军士兵的脖子划破了,鲜血直流,疼得他嗷嗷直叫。
这时,张成山的妻子孙龙珍和其他牧民们拿着铁锨赶来,要解救被捆着的张成山。可是,苏军指挥官当即开枪,将孙龙珍打死,然后开始朝着天上发射信号弹。本来双方只是拳脚相向,或是用枪托击打,都避免先开第一枪。可是,现在苏联人已经打响了第一枪。这就预示着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看着侵略者侵入我边界,枪杀我手无寸铁的牧民,现在又对我方打响了第一枪。这让边防战士再也忍无可忍了,战士们一起把目光投向李排长,要他下命令。可是,要向敌军开枪还击,必须要先请示领导。这让李排长显得有些为难。就在这时,他看见信号弹升空后,苏军的一大队骑兵从右前方朝这边快速驰来,左边和前方也有坦克和装甲车从河边朝他们全速驶来,两架直升机已经飞在了他们的头顶。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李排长别无选择,对大家说,‘针锋相对,寸土不让。打开保险,准备战斗。’然后带领大家后退着占领了身后的一片小土包。苏联人以为他们是在朝后撤,就站在那边,一边舞动着枪,一边在欢呼着,嘲笑着。
退到离苏军五十米开外的地方,李排长要过一位战士的半自动步枪,对准苏军开始射击。李排长是塔城军分区的特等射手,射击向来是百发百中。只听呯呯两声枪响,当即就有两名苏军士兵应声倒地。战士们见排长开了枪,也一起跟着开枪,投掷手榴弹。李排长命令一班长和二班长带着两个战斗小组边打边往后撤。仗还没打上一会,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天也开始黑了起来。看着苏军带着张成山已经离开了,他们才把孙龙珍的遗体背回。在这次冲突中,他们共打死苏军六人,打伤多人,而我方战士无一伤亡。
苏联解体后,这里成为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边疆。双方边疆一直保持着友好和安宁。但是,边防战士守卫祖国边防的动人事迹却通过《小白杨》的歌声一直传诵至今。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