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心言很快就到晏府报到了,晏舜华亲自带她到账房。
晏府的账房比同艺馆的大很多,分里外两间。里间用于存放往年已结清的账簿,外间则是账房先生算账的处所。
账房里有两个老先生,皆五十多岁的样子,一个姓佟一个姓赵。赵先生一般管晏府府内的账目,佟先生一般管府外各店的账目。但在繁忙之时,他们也会相互协助。
晏舜华吩咐他们这段时间好好帮柳心言。两个老账房在晏舜华面前皆唯唯诺诺,待她一走,便对柳心言摆前辈资格,倚老卖老。毕竟他们也在晏府做了这么多年,骤然让他们做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姑娘的助手,任谁都不可能心服口服。
佟先生让柳心言坐他们对面,然后指着一堆东西说道:“心言,这些都是各店刚送来的本季的账簿和商税报账,你先自己慢慢看,遇到什么不懂的地方再来问我们。我们可没空像教书先生那样教你。”
柳心言毕恭毕敬地答说:“谢谢佟先生。我年纪轻,经验少,这些天还要请两位先生多指点。”
赵先生道:“既然大小姐吩咐过了,我们自会提点你的。毕竟你这么年轻,一下子就给你这么重的担子,你也担不起。咱们晏家可不比那小门小户的,账目简单,一眼就看清了。”显然看不起柳心言这“小门小户”出来的账房。
柳心言忖道:同艺馆也不小了呀。但看到小山似的一堆账本,心里确实有点发虚,便笑着答了个是。
之后便坐到自己的位置,拿起最上面一本翻看起来。那是一本布店的账簿,账目记录得比较简单,按时间先后顺序从右到左登记。每笔账都只记收入方面或支出方面,收入记了来源不记去处,支出记了用途却不记来源。每笔账目连头连尾,看起来很是麻烦,最后做总账时还容易出错。
柳心言叹了口气,更感到自己力有不逮了。两个老先生见她愁苦不堪的样子,心中甚是得意,这些事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
晏舜华约了几个粮店的老板在晏府会面,共同商量对策。商量之时,那些老板各执己见,僵持不下。有人说去更远的县或者邻州试试。有人反驳说太远的话,沿途会被地方拦路收税的拦头抽掉很多货物,加上远途运输的成本,太不合算。有的干脆打算趁着价高把手里的货卖完就不卖了,等晚稻出来再看。
各人都自有算计,并不齐心,讨论了半天也没讨论出一个好办法。自己门前的雪都扫不干净,哪有心情去扫大街。晏舜华见他们不足以谋,便不再管他们。
但是她不会轻易认输,把粮油店关了了事的,那样晏家不仅会亏不少钱,还会失去信用和一些老顾客。到外地收粮成本确实高了些,而且也不一定收得到。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就近的货源。
晏舜华早已遣人四乡求购,一石两石也不放过,但收获太小。这日,万掌柜带来一个好消息。
“老板,我找到一个姓齐的外地客商,正在大批卖粮。”
“真的?在哪里找到的?”
“其实是他自己找上门来的,他说他手中有几千石米和菜籽。但他开的价比以往我们收粮的价高了一倍多,而且要我一次全买下,否则他不卖。”
“这些都可以慢慢谈。事不宜迟,立刻带我去见他。”
“我已经把他带来了,就在外面。”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