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二十四章 兰登

2021-09-02 作者: 岗哨龙

“多一点筹码?”阿里·伊曼纽尔疑惑的问。

希德再次弯下腰,又一本书稿被他拍在桌子上。

“这、这……”即使是见多识广的阿里·伊曼纽尔也有点懵比了。

但这却只是开始,一本又一本的,或厚或薄的书稿,被希德一本本砸在桌面上,最终叠在一起的书稿堆在桌子上,比希德和阿里·伊曼纽尔的人还高。

“这是……?”阿里·伊曼纽尔又吞了口口水,他猜到了开头,但绝对没有想到这个结尾。

希德敲敲垒在一起的书稿,“这里一共是12本小说:《24小时》、《迷失》、《绝望主妇》、《童话镇》,《马达加斯加》、《驯龙高手》、《神偷奶爸》、《疯狂原始人》,《加勒比海盗》、《冒牌天神》、《国家宝藏》、《魔法奇缘》。”

“这里有谍战小说,有儿童文学,还有科幻悬疑和家庭伦理。那么我需要你,把这些小说在今年之内拍卖出去。既然你刚刚保证我的新书能拿到1000万美元的稿费,那么这里12本小说的预期收益就是——1.2亿美元。”

希德的话让阿里·伊曼纽尔第三次吞口水,他心里当场就有十万只羊驼狂奔而过。

————————————————————

到了97年的11月初,三份小说的书评,打破了本就不平静的美国出版业市场。至于原因也很简单,这三本未上市的新小说,全都出自一个相同的作者——莱昂哈特。

如今正势不可挡席卷全美、乃至全球小说市场,不断打破美国所有小说销售记录的《达芬奇密码》的作者——莱昂哈特的新书上市。

这本身就已经够让人期待的了,而书评的撰写者也全都是名震一时的小说大家。

比如在《纽约时报》上为谍战小说《24小时》撰写书评的,就是美国军事小说大师汤姆·克兰西老先生。

非西方世界的读者,对汤姆·克兰西都不太了解。但是对西方世界的读者而言,汤姆·克兰西之于军事小说,就和金庸之于武侠小说的地位一样。

作为出身冷战时期的军事小说的大师级人物,CIA和五角大楼都要用汤姆·克兰西的小说来训练自己的将官,他也是唯一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外行人,指导美国军方的传奇人物。而他的成名作《猎杀红色十月》,更是堪称一代冷战军事小说经典。

而他对《24小时》的书评,作为这一系列新书的第一炮,也绝对让人眼前一亮。

“《24小时》差点让我尿结石!

我从来没看过如此精彩紧凑的谍战小说,不同于以往缓慢、娘炮的老派间谍电影。

《24小时》节奏明快,绝不靠卖弄无聊的型幻想和无逻辑的耍帅来吸引读者。相反它全程节奏明快、充满张力,全靠超乎想象的剧情设计和对各色人物的深刻挖掘取胜。

也许你好奇,它为什么叫《24小时》。那是因为整部小说里的时间,就发生在一天之内!是的,真不敢相信这个疯狂的作者莱昂哈特!他把每一个小时化为一章,所有的人物和故事线索,在他精准到媲美外科医生的完美编排下。

把这漫长的一天变成了一个个仿佛度药般,让你欲罢不能的精彩情节,勾的你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

郑重推荐,看这本小说之前绝对不要喝水,你不会想和我一样跳着脚去厕所的。

我很高兴在这个快被娘炮的詹姆斯·邦德淹没的时代,还能看到如此新锐的谍战小说问世。毫无疑问莱昂哈特带着他的《24小时》,让我们提前进入了21世纪!”

————————————————————

纽约曼哈顿

这里是兰登书屋位于洛克菲勒大厦的总部会议室,明亮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现任董事长彼得·奥尔森站在大落地窗前俯瞰着曼哈顿脚下的芸芸众生。

他默不作声的威严模样,让围坐的众多高层大气都不敢出。突然,彼得·奥尔森转过身,他凌厉的眼神,让一众高层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先生们,我们想知道。一个在我们旗下出道的作家,为什么会选择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新书竞标?难道我们的编辑都瞎了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