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七章 寻宝善化坊

2021-09-02 作者: 为娶妻而码字

榕城的夏天火热似炉,但好在这座城市的规划者早在全城栽满了健硕的大榕树,听老人提起要是在大开发年代前,有人用航拍俯视全城就会发现这些团团如盖、遮日梳风的榕树连绵成一个‘福’字。

也多亏了这些茂盛的大榕树,得以让骑着电动车的两人可以不断的穿行在树荫下,躲避火辣辣的夏日阳光。

“天气预报明明说今天是晴转多云的!!!早知道就下午来了,啊哈哈哈哈!!!”没想到今天的阳光这么毒辣,蔡哥见状有些不好意思的讪笑道。

“一般般撒,你看我皮肤那么黑就该知道我早就在习惯了。”故作淡然的翁半闲怕蔡哥心里膈应,连忙玩笑的开解道。

毕竟蔡哥的脸皮一向很薄...

“话说,翁半闲你怎么这么黑呀,第一次见你还以为你是从越南偷渡过来的。”一下就开解入魂得蔡哥瞬间一脸耿直得问道。

“哎呀呀,好热啊,这晒得我都黑了,早知道就不出来办事了。”

“.......”

一路上在翁半闲有意地插科打诨下,蔡哥很快就变成记忆中那个无话不说得好兄弟范。

等到了客户单位将书款回执交付清楚后,二人已经可以勾肩搭背得去旁边得‘见福’便利店买水买烟交流感情了。

“翁半闲,你真的不请我吃梦龙么?”手里拿着跟东北大板得蔡哥满脸哀怨的说道。

“啊?你不知道梦龙都是用纯黑巧克力做的么?吃多了皮肤很容易变黑哟!”手里拿着根梦龙得翁半闲一脸‘为你好’得神情。

“靠,我喜欢黑的。”

“呕...“

犹如诗人直抒胸臆般后,蔡哥这才跨上电动车,嘴里叼着根东北大板子,学着电影里的欧巴明星甩了甩脖子朝前示意道:“赶紧跟上,今天正好周六,善化坊应该刚开市,我们早点去说不定还能赶上些老物件瞅瞅。”

蔡哥说完头也不回得扭头就骑,翁半闲连忙甩掉手里的冰棍,意犹未尽的快速跟在蔡哥背后。

.......

每当周六一早,榕城市中心的这条名为‘善化坊’的小巷子都会从平时的寂静无人突然变得人声鼎沸起来,概因这天会有许多南来北往的古玩小贩和本地的收藏大家云集于此。

等两人来到前巷的时候,善化坊出摊的小贩早将小巷子的两旁占的满满当当。

你买心头好,我卖财帛来。

其实一开始这里只是一小搓人的盛宴,但随着这些年的收藏热潮席卷全国,作为古时候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近代外销瓷的出口地,再加上许多本就颇有底蕴的地方士族盘踞于此。

使得榕城古玩市场这些年也开始慢慢兴盛起来,渐渐的位于榕城市中心的‘善化坊’也成为了老榕城人淘宝赏玩的首选之地。

望着这人山人海的景象,翁半闲和蔡哥连忙兴冲冲的一头扎进了人海里面,迫不及待的开始扫摊子赏玩物。

这里说是来捡漏淘宝的,但其实来这里的大多数人只为过过眼瘾,毕竟这里面的真假不是所有人都看的明白的,再加上有些东西的价格,摊主一开口就会让人觉得荒诞。

比如前面一个摊主穿着解放牌的经典款橡胶鞋外加一件极具后现代主义的洞洞衫,看着摊前的买家有意那块老挝叶蜡石,马上就敢操着自己手里的洁白老挝石愣说这是寿山石中的‘水坑晶冻’,面不改色的就敢开口报价6万云云。

老挝石石质轻透、软硬适中,是非常适合作为现代石印的素材,但因为产量极高而价格低廉时常被不法商家冒充寿山石的灵透系石材,其中包括‘水坑晶冻’‘高山’‘荔枝’和‘太极头’等价值不菲传统名贵印石。

比如之前摊主谎称的‘水坑晶冻’在《观石录》中曾这样描述水坑一系的印石:”水坑悬绠下凿,质润姿温......明泽如脂,衣绥拂之有痕。“水坑石光泽冷澈,而其中白色者”白水晶“更是”晶莹玉色,胜莫愁湖新藕.......肤里莹然,映烛恻影,若玻璃无有障碍。”实在是清雅脱俗之典范。

如此受古人推崇之物,想想也知道如果这个摊位上出现这样极品的印石,早就被人围着水泄不通,有人觉得如此恶俗的情节岂会又人上当?但是俗话说的好——利令智昏。

这不,眼前那个穿着富裕的年轻人被摊主忽悠的跟摊主开始讨价还价,显然是动了心。

其实依据《珠宝玉石名称》中的国家标准所有迪开石或叶蜡石,都允许定名寿山石的,因此只要具有迪开石成分的老挝石都可以叫作寿山石。

不过前面说道老挝石的产量大杂质略多,再加上过度炒作的原因,虽然很多中层石质地不错,但一般都作为篆刻爱好者的练手之物,市场价值不高,显然眼前那个富二代因为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这回恐怕是要被当肥羊宰了。

而且事后就算富二代发现上当受骗也没地说理去,毕竟摊主也只是含糊其辞的称其为寿山石,除非使用仪器科学比对寿山县的地质,否者只靠肉眼是无法分辨出产地的。

“翁半闲,你说那块老挝石怎么样,我看着挺漂亮的,跟寿山桃花冻差不多,买回去哄小孩倒是不错。”蔡哥看着那块在阳光下呈现桃红色半透明色泽的老挝石一阵见血的说道。

这话要是别人听了恐怕只会呲之以鼻,还会嘲笑你一个小职员能懂个锤子。

但对蔡哥知之甚深的翁半闲可知道蔡哥能这么说肯定有他的底气在。

用一句浮夸的话来形容就是蔡哥家祖上也是阔过的。

老蔡家祖上出过一R县令、一任师爷,坐拥的也是人口稠密的上县,算是当时那个年代的超级土豪。

心中有了计较的翁半闲连忙走上前去,准备试验下自己的‘读取’能力是不是真的可以做到鉴别宝贝的水准。

不过古玩和文玩交易之时都最忌讳有人横插一竿子,所以翁半闲对于摊前二人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声置若罔闻,老老实实的低下头看了看摊位上其他的物件。

其中各类印石占了大多数,还有些文玩手串和菩提子等杂项,看来着摊主也是个背包客,所营颇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