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玄都真人是不是当年的陈玄都,玄都真人都有不输于陈玄都的真才实学,当年清河崔氏的崔元朗,曾亲自前往玄都观和玄都真人谈经论道,手谈天下局势,从天下大事到风花雪月,从经学易数到琴棋书画,甚至于兵法韬略,谶纬典故,都有所涉猎,两人整整畅谈了两天两夜,最后崔元朗亲口承认不如玄都真人,并亲口对朋友说:‘玄都真人之学,当世之人无出其右;玄都真人涉猎之广,天下无人可及。其能其才,绝不输于当年的陈玄都’。”
“所以,有当年号称锦绣探花的崔元朗的亲口承认,玄都真人可谓名声在外,虽然有冒名陈玄都之污名在外,但依旧有不少人慕名而来。”
闻言,唐笑风点点头,有崔元朗亲口承认,玄都真人的才学当不容置疑。
毕竟,当年崔元朗可是天下公认的占尽三斗风流名士,其曾隐姓埋名,和天下九万士子共同参加科考,一举中得第三甲,探花之名,但崔元朗并不满足考官的评判,于金銮大殿之上,一人独辩当朝新科状元和榜眼,让两人哑口无言,无话可说,亲口承认才能不若崔元朗。
当时,金銮殿上的翰林、礼部尚书等主持科考的官员认为崔元朗恃才傲物,落了他们的面子,当场指责崔元朗有才无德,无读书人的谦恭礼让,乱世用人唯才不唯德,治世用人则需德才兼备,一致认为他不堪大用。
崔元朗当场反驳,认为帝王用人任人,用其长而不僵其短,引经据典,舌战群儒,虽然未能彻底说服那些迂腐不化的老顽固,但也没落下风。
到最后,皇帝虽然没有重新择定状元探花,维持原状,但也亲口承认崔元朗胸有锦绣乾坤,事实也是如此,崔元朗为官后,未借助家族之力,从一个小小的翰林编修,经过短短三年时间,就爬到了太子少傅的位置,其后新皇登基后,官拜太傅,位极人臣。所以,锦绣探花崔元朗,可谓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博学之士之一,独占春秋三斗风流。
所以,能得崔元朗亲口承认,玄都真人绝对是有真才实学之人。
话刚说完,几人身后便传来一阵嘈杂哄笑之声,唐笑风循声望去,只见山下有一群人结伴而来,男女都有,约莫数十人。
当然,人数虽然众多,但却泾渭分明的分为两个圈子,一部分人身着锦衣,高冠博带,神情倨傲,明显是东陵地界的门阀世家公子和读书人;一部分人则打扮随意,身佩刀剑等武器,明显以江湖人居多。
此时,那些嘈杂哄笑之声,就是那些闲散不羁仿似踏春游湖的门阀世家公子发出的,显然,他们对于所谓的煮梅大会并不太重视,权当是一场可有可无的玩乐雅逸之事。
反观那些江湖人,神情则明显凝重了许多,毕竟,煮梅大会对于他们而言,可是一个难得的机缘,不说是一步登天的机缘,但好歹能得到一点好处不是。
门阀世家那边隐约以三人为首,两男一女,两名男子都年约二十多岁,一个面容清朗俊逸,气质不凡;一个则恰恰相反,满脸淫邪,面色苍白,一副酒色过度的模样。
至于那名女子身着蓝衣,身段玲珑有致,长得颇为美丽,但神态倨傲,目露轻蔑,对于旁边的阿谀逢迎之人不屑一顾,却偏偏很享受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除了这三人以外,还有一个年约二十多岁的男子尤为显眼,其相貌普通,衣着寒酸,和身旁穿着富丽的众人格格不入,虽然衣着简朴寒酸,但男子却丝毫没有低人一等、仰人鼻息的感觉,眸光清和安宁,对于身旁众人不屑、讥讽的眼神话语无动于衷,安之若素,颇有几分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意味。
至于江湖人那边,大都略显低调,且比较分散,一时看不出深浅。
就在此时,身旁的崔轻然突然开口道:“那名面容清朗俊逸的男子是东陵郡东岳书院岳老夫子的关门弟子孙一鸣,素有才学,武功也不俗。”
崔轻然显然是在给旁边的紫衣男子介绍山下的来人,但也没有刻意压低声音,所以唐笑风自然也听得清楚。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