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李景将朝鲜的地图推开,仔细端详起辽东的地图,看了一会儿,李景猛然想起什么,忙对文青道:“把大明全舆图拿来。”
文青闻言,急忙把全舆图取来。
李景展开地图看了一会儿,猛地一拍大腿:“我知道多尔衮什么用意了,他这是给自己准备退路呢。”
随即李景轻叹了口气:“多尔衮确是一代枭雄,我若非在朝鲜安排了密探,绝想不到他现在就开始为以后的局势做准备。”
“多尔衮是如何为以后准备退路的?”朱由检端详着地图,看了半天也没明白李景说的是什么意思。
李景看着朱由检笑了笑,伸手在地图上沿着平安道向北划了条线,然后在停顿的位置轻轻点了点:“这里是女真人的发祥地长白山。如果皇太极和多尔衮率部退入长白山,我再想消灭他们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物资。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长白山能挡住我军,可女真人那么多人要想在长白山一带生存也十分困难,而多尔衮现在就是为了以后的生存做准备。”
“多尔衮现在就想退路,如果将士们知道,还会尽心用命么?”朱由检疑惑道。
李景笑了笑:“多尔衮现在要考虑的不是将士们的士气问题,而是要收拢人心,如果他调动人马跟我决战,最后被我全歼,就算将士们再尽心再用命也没有任何用处。
但是他给将士们留了后路,将士们对他必然感恩戴德,以后他随时可以把将士的士气调动起来。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朱由检轻轻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多尔衮这么干,皇太极知道以后能饶过他么?”
李景笑道:“多尔衮能想到退路,皇太极自然也能想到。只要多尔衮最后把物资交给皇太极,便可打消皇太极的疑虑,但是如果多尔衮不上交,那皇太极必然不会放过他。”
顿了顿,李景笑着接道:“不过我既知他们的打算,自然不会给他们留这样的机会,尤其皇太极,他想从盛京逃出去,还得看我答不答应。”
说着李景转头向小九问道:“把今天前方送来的战报找来我看一下。”
“是!”小九领命,从书桌上找出战报递给李景。
李景接过看了看,然后闭目推算了起来。
因为战报虽是当天送来的,但是由于辽东到北京路途遥远,实际上汇报的却是三天以前的战事,也就是说,李景需要考虑近三天的战事进展,还要考虑给曹文诏送信的过程中战局的变化。
推算了一会儿,李景终于轻轻摇了摇头。虽然李景知道曹文诏的布局,也知道眼下的战局如何发展,但是战报一来一去最快也得四五天时间,这四五天会发生什么情况李景根本无从得知。
而且打仗时变数实在太多,比如说上次围歼豪格,曹文诏有意打援,但是清军根本没有援兵,最后曹文诏白白耽误了三天时间,最后还令阿巴泰南逃。
从战役指挥来看,曹文诏那样做绝没有错,换做李景也会那样做。
因为豪格乃是皇太极的长子,以后很可能要接任皇位的,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清军是不可能不救的。
但是打仗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曹文诏和李景都万万没想到清军居然真的就没派兵救援豪格。
由于敌军不上当,曹文诏那三天的等候布置等于是做了无用功。
再比如说前几天柱子打下辽阳之后趁势北进,按说清军屡吃败仗,几次袭击也被明军轻松击退,这时候清军已经没有胆量主动出击了,就连李景都认为明军现在可以长驱直入包围盛京了。
但就在这时,陈国柱所部在奉集堡以南深夜遇袭,若非陈国柱临危不乱,从容应对,很快组织起部队发起反击,那次袭击明军必吃大亏。饶是如此,在那次袭击中,仍有数百明军伤亡。
打仗不是儿戏,战场上不可料的事情实在太多,前线将领尚需小心从事,李景身处后方完全不了解前线的情况,如果突然插手指挥,很可能会打乱曹文诏的战役部署。
想明此节,李景摇了摇头,命文青铺纸研磨,然后给曹文诏写了封信。
在信中,李景把朝鲜密探报告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曹文诏,然后把自己的判断也告诉了曹文诏。但是李景并没有说自己的判断就是准确的,他让曹文诏认真研究一下清军的动向,然后再做出判断。
不过李景提醒曹文诏,不管怎么样,决不能让皇太极从盛京逃出,并把陈二虎和小五已经率领突击队赶到盛京的消息告诉曹文诏,让曹文诏自己协调如何跟突击队配合事宜。
最后,李景让曹文诏考虑一下,能否在打下盛京之后,让陈国柱和祖大寿部清剿清军的余部,曹文诏亲率主力入朝作战,歼灭多尔衮部。
写完信后李景又重新看了一遍,修改了几处用词不当的地方。
李景写信的时候朱由检就站在旁边,见李景信中完全是用商量的口吻,朱由检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听朱由检叹气,李景扭头笑道:“皇上觉得我的信写得有何不妥么?”
朱由检摇摇头:“李兄身为大明最高军事统帅,安排部下作战居然如此客气,难怪各位将领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指挥能力。”李景笑了笑:“曹文诏身经百战,作战经验比我丰富得多,我若是在京城指手画脚指挥坏他的事。我只需比我掌握的情报告诉他,他自会做出判断,然后想好应对之策。”朱由检叹道:“这就是我佩服你的地方,以前地方督抚领军作战,我和兵部还有朝廷那些官员都曾横加干涉过,最后令前方将领无所适从。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