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收获的季节,衣衫褴褛的佃农,弯着腰辛勤的割麦子。
舒安歌穿着深蓝长袍,头发用木簪束起,英姿飒爽的背着竹篓下了山。
她俊俏的模样,华丽的衣裳,与穿着破烂的农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差别非常大,田间更作的佃农甚至不敢抬头直视她。
风景正好,舒安歌沿着官道朝离此地最近的城门方向走去,天气很热,烈日灼灼,她衣袂翩跹的走在官道上,面色红润光泽不见半点汗水。
舒安歌步履生风,很快到了城门处,高耸的城墙威严庄重,许多百姓正在排队进城,手持长矛的守门士卒,认真检查着入城百姓的户籍文书。
这个年代对于百姓流动,控制的非常严格,若是不带户籍文书出门,不但进城艰难,还会被当做流民驱赶。
舒安歌没有户籍文书的,她也不心急,凭着身高优势窥看了旁人手中拿的木板后,眼珠咕噜一转,随手从袖中取出与旁人手中一模一样的,画了她的小像写了出生地的户籍文书。
这个年代还没有发明纸,竹简和木板,是穷人写字用的。
她手中户籍文书几乎完全模仿了别人的,只要姓名和容貌、家中丁口不一样,很顺利就进了城。
进城之后,舒安歌直接到城中坊集里,将背篓中的人参和灵芝拿出来卖。
她挑的都是上百年的人参和灵芝,往地上一放,立马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先是一小撮人围了上来,接着围在她身边的人越来越多。
若是普通人被这么多人围起来,早就紧张了,舒安歌笑吟吟的介绍着竹篓里的药材,竖着耳朵从周围人的议论声中,判断出这些人参和灵芝的市价。
很快就有人过来出价了,也许是太多人围观的缘故,出价的人也没把价格压得太低。
六国之间货币尚未统一,除金银之外,锦帛和粮食也是通行的交换物。
舒安歌打听了市场上马匹的价格后,没计较太多,爽快的将竹篓中的人参和灵芝,按照市场价骂了出去。
若细究起来,这几笔生意舒安歌其实是吃亏了,人生和灵芝有价无市,她要是拖久一点,还能多卖一些钱。
话说回来古人云吃亏是福,这句话十分有道理。虽然舒安歌再耽搁一段时间,能再多卖些钱。但她怀揣数金,又生得太过年轻,怕是要惹人觊觎,生出祸端来。
卖了灵芝和人参之后,舒安歌在市场上挑了一匹膘肥体壮的马儿买下来,接着又买了马鞭,匆匆忙的上了路。
战国末年,马鞍、马蹬、马蹄铁都没有发明,舒安歌坐在马背上,随着马儿颠簸,实在谈不上舒服。
出了城门,舒安歌快马加鞭一路向西,从赵国前往咸阳,其实取道魏国更近一些。
各国之间经常兵戎相见,赵国人从魏国取道是很危险,一不小心被当做间谍抓起来,轻则变成奴隶,重则丢掉性命。
艺高人胆大,舒安歌擅长模仿各地方言,对于这些混不在意。
在赵国她一口方言,没惹一个人怀疑,到了魏国,她自然就能假装自己是魏国人了。
按照舒安歌的计划,她最迟会在一个月后抵达咸阳,快的话半个月多一点就到了。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