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鹏道:“人越多与热闹不是?大家一起尝尝我的手艺!”不过萧鹏露出一丝苦笑:“艾尔默,希望你还有足够的食物,我觉得这么多人,恐怕我们的食物不够的。”
艾尔默道:“放心好了,附近有超市的,买吃的还是很方便的。”
“呃?那你为什么要跑到那么远找人买酒?”萧鹏不解问道。
艾尔默理所当然的说道:“这里的地方小人少,几乎都认识,如果我用食物券给别人支付的事情暴露出去那我今后就没有这个福利了,你让我吃什么喝什么?再说了,在这里的人几乎都是领食物券的,我跟谁换钱去?”
弹琴男子点头:“是啊,比较起来还是我们好,每天都在路上,就不用担心这个事情。所以我们不缺酒的。”
萧鹏无语了,在米国像这样钻福利空子的人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当然,自己倒无权评价这点,你们自己开心就好。
几杯酒下肚后,一群人迅速熟络起来,弹琴的男人叫高顿、另外三个女人分别是他的女朋友安琪、他们的女儿布莱安娜以及路上遇到的朋友温妮莎。另外高顿其实也没有那么老,只是看起来长得老而已,其实只有四十多岁。这是要去贝克斯菲尔德去参加一场音乐节,路过这里,在这里驻留。他和安琪没有结婚,但是却有两个孩子,一个夭折了,一个就是布莱安娜了。
接触了这些嬉皮士后,萧鹏突然觉得,他们倒和自己想象中非常的不一样,内心十分的平和,追求一种自然的生活态度,就像国内的女嬉皮士‘匡’那样,最早常驻大理,做手工住院子,后来直接去林芝盖了自己的农场,亲手盖,没水没电的整日在草原上盖房子做家具。一个女孩做到这地步,不得不说,碉堡了。
深入了解后,萧鹏才发现,把国内那些‘非主流’和这些真正的嬉皮士放在一起谈论,简直是对嬉皮士的侮辱。国内曾经有人这样评论国内的嬉皮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不能测字、武不能防身、喜欢养狗、不爱洗头、不事劳作、一无所获,一般有点家底,家底不厚不走这条路,饿就饿死了。
而米国这边的嬉皮士,又不为吃喝发愁,四处追赶音乐节。更加的注重心态和思想。
而且嬉皮士也分有不同的流派,像高顿他们,属于空想嬉皮士,他们拒绝接受传统价值观,反对物质主义的社会风气和道德准则,用留长发、吸大麻。穿着褴褛的方式来反抗人情淡薄物质至上的社会。所受的教育是要讲究有爱、平等、自由和个人尊严至高无上。除了整天大麻不离口外,特别容易满足,基本属于人畜无害那种,在他们身上,永远不会出现什么种族歧视之类的问题,所以和萧鹏相处的非常融洽,布莱安娜和温妮莎的眼睛就没离开过萧鹏。
还有精神嬉皮士,那就是已经融入了现实社会,不能接受嬉皮对毒品和性-生活的放纵,然而对嬉皮精神产生共鸣。就像乔布斯说自己是嬉皮士,他就是属于这种精神嬉皮士。
另外有形式嬉皮士,符号化的年轻嬉皮士,从最为浅显的层面理解嬉皮文化,随身穿戴珠子,针织衫。染发戴发环,佩戴各种标榜自己是嬉皮士的装饰物,通过服饰和音乐影视等元素追求嬉皮士的感觉和旗气质。这倒和华夏的非主流比较像了。
最后一种,也是最惹人烦的那种嬉皮士:嗑药嬉皮士。是以毒品文化为中心的嬉皮士,整天迷-幻药不理手,厌恶现实。幻想在毒品给予片刻的幻觉中得到安慰的反叛心理。靠着吸毒忘记一切,进入一个‘自由世界’。尽管使用毒品是犯法的,但是嗑药嬉皮士还是不听这一套,也许政府的禁令恰恰加剧了他们的反叛心理。
萧鹏原来看过一部电影,叫做《猜火车》,当时只感觉里面的人碉堡了,但是却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那样的生活,等听了高顿对嬉皮士的介绍后,萧鹏恍然大悟,电影里那群熊孩子感情都是嗑药嬉皮士啊。
看着萧鹏佩戴着相机,布莱安娜和温妮莎非要萧鹏给他们拍照,萧鹏求之不得,给两人拍了不少照片,不过萧鹏也看出来了,这两人一定有一腿,恩,是弯的。之所以萧鹏这样说,是因为两人要求萧鹏给她们拍了一张特殊的照片:两人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形,然后两人就大大方方的当着所有人脱光了衣服,布莱安娜笔直的躺在圆圈中间,温妮莎趴在了她的身上,和布莱安娜拥吻着,温妮莎同时分开了双腿,和外面的圆形正好构成了一个反战标记。让萧鹏自上往下拍摄。这可是个高难度技术活,最后还是借用了阿蕾西的自拍杆才拍下这样一张照片。
照片拍完后,布莱安娜和温妮莎并没有直接穿上衣服,而是就这样一左一右的夹着萧鹏,看着相机里面刚拍的照片,兴奋地不行,直夸奖萧鹏的摄影技术,而离着萧鹏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萧鹏刚开始还尴尬,可是看着高顿和安琪,对两个女孩的做法根本没反应,正在和艾尔默探讨加州的大麻和内华达州的大麻有什么不同呢。。靠,人家爹妈都不管,那还怕什么?
所有男人都有把拉拉掰正的梦想不是?
萧鹏的机会来了!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