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苏钺抿了抿嘴唇,“我想问问梁老师,您现在仅仅是只有这个想法还是已经有了大致的计划?团队如何组建?还有,您选的作品是哪部?”
“算是有了大致的计划吧。”梁擎宇点头道,“其实都是我的朋友,导演、动作指导、化妆什么的,很简单就能找到人。演员的话,嗯,如果苏总有合适的,也可以参与进来。另外就是,投资的问题,我自己能拿出大部分,其他的大家凑一凑也就够了。当然,还是那句话,苏总要是想参与一下,也是非常欢迎的。至于作品嘛,我们选的是《射雕英雄传》。”
“嗯!”苏钺点了点头,然后陷入了思索。
其实要不要将自己已经搬运过来的几部武侠小说拍摄成影视剧,苏钺的答案自然是“要”。但到底要不要自己拍,苏钺还没拿定主意。说到底,自己公司如今依然是人丁单薄,最起码导演除了解培言之外,就自己这个二把刀,解培言又是拍摄都市片出身的,自己也一直困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中抽不出手来。所以这些作品交给别人拍苏钺也不是接受不了。关键的问题是,尽管这些作品是“搬运”来的,但在这个世界就是自己的“亲儿子”,接手的人是不是能真的认真去拍摄和制作,挺让人犯嘀咕的。要是遇人不淑,还真不好说拍出个什么东西来。另一个世界中,查老爷子的作品基本上每一部都被拍成了影视剧,有不少经典的作品还拍了不止一部,但内中质量良莠不齐,在数量上来讲,真的称得上是另外一种“毁誉参半”了。
“这样吧,梁老师。”苏钺想了想,道,“我的这些武侠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原则上我是同意的,但有几个要求。第一,这毕竟是这些作品第一次改编成影视剧,而现在这些作品本身又有很广泛的读者基础。所以我希望改变过程中不要对剧情和人物做过多的改动。第二,对于拍摄和制作的主创,我希望您能提供一个大致的名单给我,最起码,编剧和导演要获得我的认同,主要的演员能够经得起考验。第三,我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粗制滥造,所以我希望投资方在特效、道具等方面能够加大些投入。当然,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作为投资方参与进来。”
“这些都没问题!”梁擎宇斩钉截铁道,“也不瞒您说,我现在这个年龄,在拳台上基本上已经打不动了,所以已经在计划着退役了,具体的消息,大概今年年内就会放出。所以这也算是我以后维持生计的一个渠道吧,毕竟不能浪费了这么好的人脉资源。我也清楚,一部戏的好坏应该如何评价。所以您提的这些要求,本身也是我们这帮人对自己的要求。另外,我想问问,对于版权使用费,您是如何考虑的?”
“这个问题以后再说。”苏钺摆了摆手,“拍摄《射雕》这样的影视剧,成本很高,梁老师还是先做一下成本预算。至于版权的问题,我们以后再讨论。不过我希望能尽快看到主创的情况。”
“这个没问题。”梁擎宇立刻就明白了苏钺的意思。如果自己的伙伴能让苏钺看对眼,估计版权使用费不会太高。但如果自己真的拿歪瓜裂枣来糊弄,估计苏钺就要报一个自己完全无法接受的天价。对于这样的算是“看人下菜碟”的做法,梁擎宇不仅不感到厌恶,相反,还非常欣赏。最起码作为作者,苏钺自己对于自己的作品是真的非常重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演员,苏总有什么要求吗?”梁擎宇又问道。
“这个……”苏钺想了想,“我现在没办法给您答复,等我回公司之后,和自己旗下的艺人商讨过后才能做决定。不过我会尽快,请梁老师放心。”
苏钺是真的需要回去征求一下意见,但在梁擎宇看来,苏钺这个老板怎么会需要考虑员工的意见?当然还是想要先看看主创的情况才能决定是不是参与。
于是梁擎宇便很理解的笑了笑,道:“那好,等我回去之后,也尽快整理一下主创的情况给您看一看。”
两人结束了交流,各自回去休息。苏钺躺在民居的床上,回想着另一个世界查老爷子的作品改编成的各个版本的影视剧。
作为另一个世界的武侠经典,查老爷子的作品绝大多数被拍成了影视剧,许多还不止一部。同样的一个故事,不同的导演和演员拍出来自然是不一样的味道。一般而言,每当比较各个版本的优劣的时候,《射雕英雄传》这样一部经典的作品被拿出来当靶子的时候最多,其次便是《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和《笑傲江湖》了。
另一个世界很多人都有这么一种意见,那就是“一部不如一部”。意思就是说,新拍的不如曾拍的,新版的不如旧版的。每当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的意见基本都是“新演员不如老演员敬业”、“新导演不如老导演有想法”——老版本都老成了经典,新版本永远都是狗尾续貂。当然,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观点确实有道理,比如如今的影视剧中一味追求粉丝流量、大量堆砌小花小鲜肉,却舍不得在特效和视觉效果上多投入哪怕一分钱;演员浮躁、缺少对于演技的追求等等。但如果抛掉这部分的影响,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绝大部分还是要归咎于“先入为主”的认知观念。就像苏钺之前在齐鲁卫视《百家讲坛》的那次“试演讲”中说得那样,“这个诸葛亮不像啊、这个刘备不像啊、这个曹操不像啊等等。但是,真的诸葛亮、真的刘备、真的曹操——你见过啊?”同样的道理,总是说“这个郭靖不像、那个黄蓉不像”,但历史上又哪里有真的郭靖和黄蓉?只不过接受了一种演绎方式,就再难接受另外一种表演风格罢了。
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其实和春晚也差不了多少。当年渠道少、人们接触的东西少。一个东西看了一遍又一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然而然就成了经典作品。等新的版本出来的时候,也就接受不了全新的演员和布景,甚至连音乐都是不对的。实际上有这种“新不如故”的意见的基本上都是有一定年龄的观众,许多从没看过八十年代版本的年轻观众,第一次看到那个年代的影视剧中翻跟斗的打斗方式,以及明显受到舞台剧表演方式影响的略现浮夸的表演风格,内心也是接受不了的。
这种“新不如故”的观点只是时代变迁中接受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思维差异,说白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经典留存。作为编剧、导演和演员,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能让剧中的演员更加贴合原著、如何运用已有的技术手段增加画面感和可看性,这才是经典的文字转化为某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的影像的正确思路。可笑的是,还有人居然会说大家之所以觉得新版不如老版好看,是因为对于故事谙熟于心、产生了审美疲劳。于是不顾现实和原著思想,一味标新立异、更改剧情,以为这样就能让大家喜欢了。实际上把东方教主拍成女的,然后和令狐冲谈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恋爱这种做法,除了徒增笑料之外,恐怕也只能让一众武侠粉丝暗中咒骂一声“特么的什么玩意儿”了。
实际上这样的道理某些人并非不懂,但以“营销大师”作为第一职业、“编剧”作为第二职业的某些人,为了话题度和收视率,便是连脸也不要了。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