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锦柱不停地作揖、磕头,喃喃地说,“你们是我的大恩人,我的再生父母。”说罢,举起双手,“啪啪啪”左右开弓,扇自己的耳光,直到口角被扇出鲜血,才止住。他坚定地说‘这是与以前的段锦柱一刀两断,从今后,新的段锦柱诞生了,请相信我,一定痛改前非,你们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吴革点点头说:“希望你做个言而有信的人。”然后吩咐卫兵将他带出去了。
吴革下令:“请朱校尉前来。”
朱校尉就是朱仝,是当年跟着宋江造反的梁山三十六人之一,招安后被发配到保定军做个马弓手都头。金兵南下后他占据霸州。建炎二年,呼延庚全取河北东路,自然包括霸州,朱仝就投靠了呼延庚。
这次吴革南下山东,想着朱仝是山东本地人,就把他也带来了。
吴革对朱仝说“段锦柱熟悉北地的情形,又做过签军首领,争取他,对我扎根山东大有益处。朱校尉,我授你试兖州刺史衔,将本地投降的签军扩编为团练司,若是做得好,我上报行军司,正式授你刺史。先把段锦柱的签军编进来,一边打仗,一边淘汰,你看怎么样啊。”
“遵令。”朱仝从吴革的话里听出了任务的重要性,从他们的行动中领会到抢救一个人的重要性,他挺挺腰板,响亮地回答:“请防使放心,我一定将这千多签军抓牢了。”
朱仝接过任务,对段锦柱一番晓以大义。他本是个马弓手都头,是粗豪汉子,没什么文辞,但偏偏这样粗浅的话能和段锦柱推心置腹。
却说那段锦柱果真是言必行,行必果之人,释放的当天,就写了份《告签军同胞书》,讲述了呼家军的仁义和自己的悔恨,号召签军反正,投靠朝廷。
段锦柱的《告同胞书》,在张集四乡广为张贴后,震动很大为表自已戴罪立功决心之大,段锦柱一不做,二不休,又在家门里摆起了桌子,设立招兵处。
有几百签军带械投靠,索超从自己部下中抽出锐士,搭起队伍骨架。
几日后,吴革决意率部继续东进。消息传开,百姓互相转告。这天,驻地前一下子围起了数不清的民众,一见吴革,他们“喇”地跪下了。吴革一惊非小。不知出了何等大事。急忙招呼众人起身,可是谁也不肯起身。跪在最前面的一位白须长者高声说道:“将军,请答应我们一个要求。”
“快快请讲,”
“你们走了,金贼又会回来,被你们遣散的签军也会变成山上的盗匪,给百姓一条生路呀?”“老丈可有见教?’’
“大军可否留在张集不走?”
吴革哈哈大笑:“老丈勿忧,吾会留下朱刺史的所部。”他早有定计,要在此建立鲁西南团练司,打通太行山与山东的交通联系,而朱仝留在这里,补给是个问题,既然百姓挽留,正中吴革的下怀。
吴革率部东进,经一夜急行军,天亮时分,赶到了坟上城西北。距草桥只有三里路了,见天已放亮,就一面命令部队就地宿营,一面朝草桥方向张望,终于看见派出的探马回来了,便急切地问:“草桥方面的情况如何?”
“防使,只有一个签军据点。”
“嗯~一”手托下颊,吴革眉心的川字明显地显露出来,一边踱步,一边思考。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