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北美都轰动了起来,混沌影业,一家没有任何资金介入、没有任何人脉背景的小公司,真正的白手起家,却在华尔街控制的好莱坞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这可不是遥远的二十年代,一万美元加上一台摄像机就可以拉起一个草班子,在好莱坞开辟出一方天地,这是二十一世纪,电影产业已经发展成熟的二十一世纪。即使如梦工厂拥有强大人脉支撑,即使如新线影业拥有丰厚作品版权资源后备,他们也没有能够打破资金链的强大封锁,一个被迫拆分,一个被迫收购,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将“好莱坞八大”的名号延续下去,现在好莱坞依旧是“六大”,不可动摇、无人能够挑战的“六大”。
但,混沌影业却做到了——撇开未来的发展不说,在2006年的当下,混沌影业就做到了,在没有任何支持和帮助的情况下,凭借一己之力登上了金字塔顶端,成为顶级玩家中的一员。尤其是过去一年时间里,混沌影业在华纳兄弟、索尼影业的封锁之下四处逃窜、岌岌可危,就连喘息的空间都找不到,但混沌影业还是破釜沉舟地找到了一条生路,不仅逃出生天,而且还冲撞得华纳兄弟、索尼影业灰头土脸,成为了混沌影业强势崛起的见证人。
回顾2006年的暑期档,华纳兄弟一溃千里,三驾马车全军覆没,惨重损失引发了内忧外患,巴里-梅耶在公司内部的绝对强权遭遇到了严峻挑战,一个不小心,他就可能成为下一个迈克尔-埃斯纳;索尼影业螳臂当车,除了“达芬奇密码”之外全面低迷,虽然亏损没有华纳兄弟那么夸张,但每部作品都有不大不小的损失,迈克尔-莱顿的自作聪明却自食恶果,过去两年强势崛起的势头迎来了迎头棒喝,这对于立志于统治好莱坞的索尼来说,内伤严重;迪斯尼更是打碎牙往肚子里吞,“加勒比海盗2”被压制得一点脾气都没有,所有的记录都成就了对手的辉煌,而且他们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站到华纳兄弟、索尼影业的对立面,背信弃义,主动为“狂暴之路”的争议降温灭火,更为郁闷的是,他们还要支付兰斯酬劳——“加勒比海盗2”的剧本之中,有百分之二的分红是属于兰斯的。
在正面刺刀见红的对抗之中,混沌影业居然让华纳兄弟、索尼影业、迪斯尼都吃了亏,如此壮举,足以让其成为新贵,“好莱坞第七玩家”的名号,当之无愧。
现在所有媒体都在热烈讨论着,混沌影业比起梦工厂来说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梦工厂当初强势崛起之后前后坚持了将近十年,终究还是无以为继,混沌影业又能够坚持多久?这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正的改变好莱坞格局?
其实所谓的好莱坞格局没有那么复杂,将复杂情况简化之后就是资金雄厚程度,为什么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能够统治整个市场?简单来说就是,十部作品失败了,只要一部作品成功了,他们就可以继续称霸下去,因为他们的身后有华尔街的资金支持,允许他们犯错,也允许他们试验,同样允许他们失败。
但,独立电影公司却没有。
比如说华纳兄弟今年暑期档三部作品都砸锅了,初步统计,这三部作品将会为他们到来三亿五千万到四亿左右的损失,当然,三部作品——尤其是“超人归来”——在市场周边、录像带租赁、电视台点播等方面还可以回收一些成本,但考虑到三部作品的市场反馈都差强人意,这方面的利润势必也有限。三亿五千万到四亿左右的亏损,即使财大气粗如华纳兄弟,也是一阵肉疼,更何况他们还要面对索尼影业来势汹汹的上升势头。但华纳兄弟依旧不会伤筋动骨,明年暑期档他们又势必将卷土重来。
相对而言,梦工厂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单单以2003年为例,那一年,梦工厂的“猫鼠游戏”在全球收获了三亿五千万,票房利润就达到了九千万左右,但是“乌龙元首”、“辛巴达七海传奇”、“蛇行太保”等作品却让他们亏损了将近七千万。当时梦工厂还必须抽调资金投入“怪物史瑞克2”、“马达加斯加”等作品的制作,完全入不敷出,最终就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可能他们拍摄出一部赚钱的作品,却要面对六、七部作品失败的风险。
这种“失败承受能力”的差距,在大片时代的背景之下,将大型制片厂与中型电影公司的差距越拉越大。也许大型制片厂前面九部作品都失败了,第十部作品刚好是“加勒比海盗”,那么他们就可以赚得盆满钵盈,华纳兄弟今年暑期档惨败了,但手握“哈利-波特”系列,他们就立于不败之地,后来“哈利-波特”系列完结了,华纳兄弟的声势就骤然滑落,被手握了漫威宇宙和“星球大战”宇宙的迪斯尼实现反超;但对于独立电影公司来说,三部作品之中就必须有一部作品取得成功,才能保障他们继续前进,否则只能在三千万成本以下的小制作不断打转,永远寻找不到突破机会。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