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点:岁数大了,杀了很多人,又封公称王,心里矛盾,罪恶感加重,头痛次数增多。
第四点:担心谏言成真,怕死在汉中,刘备是真龙之身,去汉中有去无回,或者是算命的劝言,不能进汉中,否则会身死汉中,若不进汉中,可多活两年。
曹操征汉中的时候用的主薄是刘晔,这个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曹操那么多谋士可用,为什么用刘晔?
历史上这样记载的。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伐据守汉中的张鲁,任用刘晔为主簿。当时张鲁弟弟张卫领兵坚守,曹操攻阳平山上各个屯寨,但山势险峻难登,难以攻克;而且士兵死伤甚多,粮食又缺乏,曹操于是打算撤军,命令夏侯惇和许褚呼叫山上的军队撤退。
此时有一些军队在夜里误闯张卫别营,营中士兵大惊四散,当时在军队后方的刘晔见此认为可以取胜,劝夏侯惇等不要退军。夏侯惇见后相信,于是回去告诉曹操,曹操于是进攻张卫,张卫不敌退走。张鲁不久投降,曹操得汉中。
刘晔及后即劝曹操进攻刘备新占的蜀地,认为攻占汉中后令蜀人震惊,只要进攻他们就会望风归附;否则让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稳定人心,据守险要,那日后就难以征服。但曹操不听。七日后,有从蜀地投降的人说蜀地人心惶惶,刘备斩杀惊惶者亦不能安定人心。
曹操于是再问刘晔可否进攻,刘晔却说蜀人人心已经较为安定,不能进击。曹操最终回师。及后任行军长史,兼领军队。
在曹操看来,刘备是个英雄,赤壁大战之后,曹操并没有正面和刘备发生战争,一直在攻打孙权。
而曹操在刘备入川后,也没有做出适当的扼制刘备发展的军事行动。
曹操对刘备也是很宽待的,有很多次机会曹操都可以杀刘备的,但是曹操都犹豫不决,没有杀刘备。
那就产生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疑案,曹操故意放刘备一马,并希望他能像光武帝刘秀一样,匡扶汉室,建立后后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曹操相信宿命。
如果曹操认为自己要做连自己都讨厌的人,甚至是历史的王莽,但是他又不甘屈服命运,但最终又无力改变,有人做王莽,就有人要做刘秀。
即然是一场三国剧情,而曹操又觉得自己可能就是王莽,他能做的就是保证自己不去篡汉。
非常矛盾的人性,也非常的玄妙,如果你了解曹操这个人,就很容易有同理感。
第一点:曹操是双重人格。
第二点:曹操博学多才,通古今,识人心,善驾馼将领,精通兵法,善用政治手段,拥有强大的生存智慧等。
第三点:曹操一生的志向是兴复汉室,统一华夏,当他知道这个目标不能在自己身上实现时,他是矛盾的,他觉得自己是这个天下唯一的一个英雄人物,但后来遇到了刘备,他觉得自己可能自己是项羽,刘备是刘邦,自己是王莽,刘备是刘秀,非常的矛盾。
第四点:他没有杀刘备,而是放任刘备自我发展,甚至曹操连关羽都没有杀,连关羽也放了,他可能是想看一看,这个人最终会有什么样的成就。
第五点:曹操一生位及能臣,荣华富贵,名望中天,权倾朝野,该享的福也享了,该受的罪受了,但曹操非常孤独,战功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曹操身边的老朋友们一个个离他而去,曹操喝酒时想找个说真心话的人都没有,非常的孤独和落魄。
第六点:没有人相信曹操是个忠臣,没有人相信曹操的初心,没有人相信曹操为大汉的付出是做为一个臣子的贡献精神。
第七点:曹操想活命,曹操的家族,自己的子孙才有活命依仗,那些跟自己出身入死的将领,兄弟能活命,建立了魏国,称了王。
第八点:曹操并不想做皇帝,但汉室已空,自己不做皇帝,历史的车轮也会推着他坐上最高的位置,他不做皇帝,再立战功,他的将士,他的子孙,要么把他推上皇帝的位置,要么把他推向坟墓,这就是天道,曹操一人之力不可抗也。
公元219年正月,刘备大将黄忠斩杀夏侯渊,夺取汉中。
公元219年七月,刘备大将关羽进攻樊城,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
公元219年十月,曹操亲临前线指挥救援樊城。
公元219年十一月,孙权大都督陆逊与吕蒙合谋,白衣渡江之计,夺取荆州,关羽被孙权将领杀害。
公元220年正月,还军洛阳,病逝洛阳,享年66岁。
关羽死了没多久,曹操接着就去了,曹操传完。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