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儿子去了小跨院,从和从他手包里翻出几本薄薄的书册,苏氏接过一看,类似小故事,回头让三老爷看看。
交代好春花,苏氏返回正院,把书册给了三老爷,三老爷看了笑起,说法师估计是让把这里面的小故事编到画册里去。
苏氏说了儿子讲法师让他们开始抄画册里的故事,三老爷道:“还不是儿子对那些正经学问不耐烦,法师才想从方面入手,可惜,我试过,儿子不爱看呀。”
苏氏偷乐,你编的那些太无趣,小儿当然不爱看,我没改动你的,是怕你扎心,这次借着这个借口,我可得好好编下了,顺便把你的那些也改动下,就是你不要太受打击哦。
一兴奋,没睡意了,苏氏就开始先编一个故事吧。
挑了个老汉粘蝉的故事,思索下,苏氏开始写:白胡子师傅带着从和,想去找丢了的喜羊羊,路过一片树林,见佝偻者承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哪,就是看见一个驼背老人用竹竿粘知了,这时来了个叫孔子的带着他的弟子仲尼也刚好路过,听那仲尼问:子巧乎!有道邪?。什么意思哪,就是说:你的动作真利索呀,有什么诀窍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这句话从和听不懂呀,就问师傅了,师傅说,那孔子说: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把一件事做好,做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个就是那老者说的道理呀。
当然,写的如果枯燥了,就得图画的有趣些。故事里还得穿插从和看见喜洋洋了,没追上,那驼背老者拿着竹竿飞过去把喜羊羊绊倒了,那仲尼也来帮忙了,夸从和是个好儿郎等等。一个小故事分三次更新,急死儿子去,得让他多看两遍前面的再说。
三老爷看了太太的写的,听着太太说要怎么画,要把白师傅的着急和从和的疾跑画出来,三老爷是看看那故事,再看看太太,就想,太太脑子里都想的啥?哪来的这些胡扯?
苏氏说完就你不画我画的表情,三老爷就赶紧开始画了,他可不想让太太画的手稿流到外面去。
于是夫妻俩的胡扯大作就被儿子带到寺里,在法师的手上。
法师看完后,一丝微笑,只挑了正经那段给徒弟念了,念得书面语,但是,徒弟听懂了,还用口语把其他乱七八糟的磕磕巴巴的补充上。
最后就很有兴趣的把里面师父挑出来的字,坐下去练习去了,因为是故事里的,从何听过母亲的解释都懂了,挑了几个最简单的字练习,也不枯燥烦闷,又有两个只听了一遍还不熟悉的宋家俩兄弟对比,得意的从何更加用心。
接下来,法师发现,故事里就开始穿插了三字经百家姓,这一次,法师对徒弟的父母改观了,也想出了一个教导徒弟的法子。
而苏氏在屋里把提前备好的给宋昆驰的成亲礼拿出来,因为她要去冷宅,作为女方亲戚就得提前一天去添妆,成亲那天就得三老爷先去国公府,她要去冷娘子在京里的一个陪嫁宅子里去。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