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三思走后,婉儿慢慢的,一点点的坐回了书案前的椅子上,这一刻,婉儿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奥不对,应该说自打听到张柬之的死,和那个地名后,婉儿的心就掀起了一阵波涛。
潞州,这个地名,婉儿很熟悉。
四天,武三思说他派的人是在张柬之死了四天后才赶到了那所驿站。
据推断,武三思的人当时大概就跟在张柬之一家老小身后不远处,而能提前在武三思的人赶到之前杀掉了张柬之,只可能是潞州附近的人出手。
最重要的是,张柬之他们死了四天,尸体还没有被人收敛,甚至是还没有被人发现,定然也是因为潞州方面高层人物出手干涉。
这样一来,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因为眼下的潞州只有一人有这种本事,也只有他能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杀掉当朝宰相郡王,且尸体过了四天还没有被人发觉。
他就是相王李旦之子,时任潞州别驾的临淄王——李隆基。
只有他有这种本事,也只有他,会为自己自己出头。
.......
李隆基是在婉儿大婚的第二个月离开的长安,前往潞州赴任。他走得很突然,走得很令人措手不及,就好像一个人前一天还在跟你把酒言欢,结果第二天这人就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对于李隆基的突然离去,婉儿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她知道,他一定会走的,他一定会离开长安的。
因为当时的他,心好像已经死了,长安留给他的除了痛苦,似乎再没有任何其他东西。
是啊,痛苦,看到自己成婚时,他一定特别痛苦吧。
呵呵,自己骗了他,自己骗了那个已经长大的英俊孩童。
所有他不会继续留在长安,大概是不想在继续看到自己,不想再和自己同处于一座城市吧。
所以他走了,走的是那般决然,他动用了自己的一切力量,换来了一个潞州别驾的位置,为的只是离开长安。
据说那一天,他走的很匆忙,走的很落寞,骑在马背上的背影更是异常萧瑟。
离开长安时,马背上的他还扭过头,依依不舍的看着身后这座雄伟的巨城。听说他看了很久,一直在看着,足足看了二十分钟,好像是在等着什么人的出现,可他等的却是一个永远都不会来的人。
恩,永远都不会来,甚至她都不清楚他会在那天离去。
因为当时坐在马背上,木木的盯着城门口络绎不绝人群的他,手里还攥着一封书信。
这封信其实是应该送进宫的,送给他等着的那个人看。
但他没有,这封信一直都攥在他的手里,从来都没有交给过任何人,也从来没有让任何人看过。
他写这封信,更多的其实只是想表达一下心中隐藏多年的某些东西,某些真实想法。
信上的内容有很多,比如说我要走了,你能来送送我吗?
再比如说,我要走了,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走?还有.......
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回来,我能取得帝位,你会不会接受我?
这就是信上的全部内容,而这些内容也几乎是表明了它永远都不可能送入皇宫,送给她看。
因为这封信,其实就是李隆基写给自己看的。
他知道,信上的内容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但他还是要写,还是要写出来。
他没有勇气当着她的面说出信上的内容,所以他只能默默的看着,默默看着存在于书信中的那个自己,那个曾经饱含了无数希望,无数勇气的李隆基。
这封信是他的过去,是过去的李隆基
“刷刷刷。”当书信化为碎片从手中飘落的那个刹那,也代表李隆基彻底和过去做出告别。
他不再是曾经那个拥有无数希望,拥有无数勇气的李隆基,从他离开长安的那一刻就不是了,从她嫁给李显的那一刻也不是了。
“走吧,元一。”
最后看了一眼身后的巨城,李隆基拨转马头,带着高力士前往潞州,马背上的身影很落寞,也很萧瑟。
.......
说来惊人,身为掌管宫中制诰的上官昭容,她居然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走的,她也没有看到他被封为潞州别驾的奏章。
几年的积蓄,他已经很有力量了,不光是那三百名影子,朝堂上更是再不知不觉间凝聚了一批只属于他临淄王的臣子。
可笑的是,居然没人发现,居然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这些,这也是时局过乱所导致的。
太子李重俊,安乐公主李裹儿,还有武三思,韦皇后,武氏臣子,韦氏臣子,李唐臣子,这么多人,这么多的力量,谁又会注意到暗中的影子?
李隆基称呼他手下的死士为影子,他本人又何尝不是影子,隐藏人后的影子。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