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次罗岳制定的作战计划的目标根本就不是攻占东京,这只是佯攻,投入的兵力只有一个海军陆战队师,两个团,以及1万俄藉雇佣军,目地也只是给东京施加压力,迫使日军抽调大量兵力增援东京,让其他地区的兵力空虚, 然后罗岳再针对其他地方下手。
罗岳十分清楚,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任何战争都应围绕一个明确的政治目标。这次人民军登陆日本,并不是要灭掉日本或是全面控制日本,而是迫使日本服软,向华东**支付战争赔款,而这就需要一个对日本有完全控制力的**来执行战争赔款。那么罗岳制定的所有作战计划,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考量,既要给日本的现**足够的军事打击,以迫使他们屈服,但又不能打击太过,令日本的现**垮台,或失去对日本的全局控制,其中的分寸拿捏要相当精准才行。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当然也是日本最重要的城市,但人民军攻占东京,对于实现既定的政治目标却并没有太多的加分,相反很可能还会有负作用。这是因为如人民军真的攻占了东京,日木**及天皇无论是留在东京被人民军控制,还是及时的逃出东京,都有很大的机率失去对日本的控制权,使整个日本呈完全失控,或部份失控状态,这样的**,是无法执行对华东**的战争赔款。而在这种情况下,华东**尽管在军事上取得重大胜果,但对政治目标却只能相形渐远。
当然,在35年以前欧洲发生的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在战场上俘虏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并占领了法国的首都巴黎,也同样迫使法国签定割地赔款的条约。
但这两次战争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首先是当时的普鲁士国力强盛,在对法国作战共计投入了约50万军队的庞大兵力,而且经过俾斯麦的一系列外交斡旋,其他列强均在战争期间作壁上观,使得普鲁士能够一意专门应对法国,而无需顾忌其他,这些条件都是现在的华东**不具备的。
其次是普鲁士军在战场上俘虏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之后,法国国内的民众、工人、小资产阶级群众、以及部份共和派议员一起立刻抛弃了拿破仑三世,成立了临时共和**,也就是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并迅速得到了法国各地的认同与支持。而且由于战败的锅全由拿破仑三世背了,因此既使是在普鲁士军攻占了巴黎之后,新**依然为法国民众接受,而普鲁士也确保了有一个可以谈判,并确保支付赔款的**。而这些条件,和现在的日本又有很大区别。
综上所述,华东**并没复制普法战争的条件,因此也不能采取和当时普鲁士同样的方式,不能对现在的日本**打压太狠,更不能动摇现在日本**的根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进攻东京的,只能选择另一个地方,既能够给日本**施加足够的压力,又不会影响到现在日本**对大局的控制。
罗岳选择的目标是京都。
东京成为日本首都,是在倒幕维新之后,还不到40年时间,而在此之前的1000多年时间里,日本的都城一直都是京都,因此京都才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是日本文化的源点,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地。由其是在这个时候,东京作为首都的时间并不长,在大多数日本人的心目中,京都才是日本最重要的城市。
同时,由于首都迁到了东京,在倒幕维新之后,京都彻底放弃了政治功能,于是大力的发展工商业,与神户、大阪一起构成了现在日本最大、最发达的商业集中区,因此人民军攻占京都之后,不仅可以给现在的日本**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也能在京都、神户、大阪地区劫到大量的人口和财富物资,补充华东**的需要,同时和舰队在大阪汇合,确保退路,可以说是一举数得的计划。
当然这个计划也不是罗岳的临时起意,而是登陆日本之后,罗岳就考虑了数个后续的方案,这个计划只是其中之一,并且罗岳也进行了相应的准备,派人侦察、勘测了从能登半岛到京都的道路,以及沿路的要点等。而现在正是启用这个计划的时候了。
由于从能登半岛出发,攻取京都、大阪,相当于在日本本州岛的中部拦腰横切,行军全长约260公里,因此罗岳将这次作战计划命名为“腰带计划”。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