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五十六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上)

2021-09-01 作者: 卿无双

他刚见了陈墨阳接了旨的翌日,二话不说便亲自领着颍川军总兵力的一半,和陈墨阳一路披星戴月尘土飞扬的赶到了堰城,全不带犹豫的便将他手里的那半块虎符双手奉上。

这个反应和动作,看在孟惊羽眼里,着实是舒服得要让他赞一声会办事。

如此一来,京畿大营是一万五千人的兵力——只是其中大约有一半多人是各大小世家送进去混资历的少爷兵,平常行事作风拽得很,但到了关键时刻却不怎么顶用——所以这一万五的兵力,保守来看也就有大约七千左右的可以算作是仔细筛选过的精兵强将。

而牢牢掌握在孟惊羽和陈墨阳手上的禁军是八千,论素质论功夫,个个都是实打实一顶一的好手,毋庸置疑。

而此时,再加上颍川郡郡守蒋全积极主动带过来的这四万兵马,暂不提这些人好不好用、用不用得上,就这个兵力数字,围城逼宫都有足够的分量让人心里掂量掂量的了。

可是只是剿个山匪……用得着这么多兵力么?

朝堂上无人心中是全无此问的,但同样,也无人是全无心眼敢将这问题问出来的。

五月中旬,在陈墨阳的统领和蒋全的协助下,颍川镇国军刚在堰城外踩好点驻扎下来等着剿匪时,刚巧就赶上了邻着李长厚辖下东海辖区的九江郡郡守付显彬快马加鞭递上来的密折抵了京,并且随即呈到了皇帝的桌案上。那折子上书大约半个多月前,东海守军异动,有一部分途经九江郡往西北去了,一路行踪鬼祟,目标不明,于是特来上禀,以确认是否是陛下授意的。

行踪鬼祟,目标不明……行踪鬼祟且不说,但是目标再不明,那也是东海守军途经九江郡往西北去了啊——问题是九江郡的西北是哪儿?

那是楚京堰城所在的方向啊!

当孟惊羽让郑阳将这密折在大殿上这么一念时,众臣便知道了:李大将军这是摊上事了,而且这事情很好查实,一旦查实就没得商量,是个结结实实的大事,绝对善了不了——别说他现在是上一朝的国丈爷,便是这一朝的国丈爷也绝不好使!

春秋笔下一代一代的皇帝各有特色,有来风花雪月的,有来开疆拓土的,有来搅风弄雨的,也有来励精图治的,五花八门的,各样的角儿都不缺,不过甭管他们这皇帝做得怎么样,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的道理是不变的,他们也是都懂的。

故此,只要是皇帝便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够容忍威胁自己统治的因素存在,尤其是对待那些意图不轨想要干掉自己并且付诸行动的人,这个时候的龙爪子可是绝对不会软的。

于是,早朝朝会上平常一个比一个健谈的大臣全都封口成了没嘴葫芦,腰板挺得恨不得当标尺,脑袋低得恨不得钻地缝,唯恐自己哪个举动不对触怒陛下,或是陛下一个心气不顺叫到自己。

这种时候无论是谁倒霉,都绝对没人敢帮——头顶上那人再年轻,再不经事,那也都是皇帝,更何况眼下京外五六万大军正瞪着眼睛站着岗呢,弄不好一句话说出来,喝盏茶的功夫便能让自己身首异处五六个来回了。

至此,那些汹涌的暗潮才算是正式浮到了水面上——李家这是树大招风闪了腰啊,陛下手上这把刀怕是离落下不远了。

然而,这些大臣正掰着手指头算着陛下手起刀落的日子的时候,这些流血的事情却是始终一件都没发生,他们这位皇帝该吃吃该笑笑,没因为这件事吵也没因为这件事闹。

这件事就好像一阵风似的在朝堂上蜻蜓点水的刮一下就没影了,就连仍然留在楚京那个惹了事被人告发了的正主都是没被抓也没下狱,甚至连陛下对他有什么责问不满的话都没流传出来过。

又过了没几天,正当朝堂内外都以为陛下就打算这么雷声大雨点小的将这件事情默默私了时,宫中敲响了八九七十二声钟鸣,京华缟素,举国大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