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买房吗?”赵千秋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自己出生的这个城市,在别处定居。镜县清和准备的那个房子对于她来说只是偶尔过去休养用的,实际上并没有久居的想法。(那地方环境虽好,但交通特别不便,加上万里万宇要上学的缘故,久居在那里的可能性特别小。)当然,她现在住的城市,连个三线都算不上,但民风淳朴,特产颇多。因为靠海,一年到头,都能吃到刚从海里面打捞上来的鲳鱼、黄鱼、带鱼等鱼类,以及各种蟹、各种虾、各种贝壳类生物。水产养殖也特别发达,尤其是大闸蟹、青蟹、鳗鱼、泥鳅、黄鳝、鲫鱼、黑鱼、胖头鱼等。虽说不上价格便宜,但在行业内也算是比较低的。遇到旺季的时候,人们总是会买整筐的海产品拿回去跟家里亲戚或者邻居分。每逢腊月,家家户户都会散上一些鱼干虾干,拿来汤面或者汤年糕。该地特产西瓜,每年夏天西瓜只要五毛到一块钱一斤,即便是山地西瓜也不会超过三元,买西瓜的时候,他们都会成袋成袋地买,有时候甚至会亲自到西瓜地里面采摘。除了西瓜外,还有葡萄、枇杷、杨梅、火龙果、猕猴桃、桑葚等水果,还是著名的柑橘之乡,光是橘子的种类就不下十种,还有一种全国只有他们这个地方才会生长的水果——文旦。因为是产地,他们总是能买到又便宜又好的东西,加上有些是熟人,经常半买半送,让她从这个地方搬走到大城市里面住,她还是有些不愿意的。
“对,那边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都比这里要好。”清和也是有考虑过的,利大于弊,关键还是要看千秋的想法,这边房价低,物价便宜,同样的工资,生活质量会高一些,再加上空气清新、亲戚朋友几乎都在这里,他想着千秋多半不怎么愿意离开。
“可以让我想一想吗?”千秋果然还是犹豫了,如果正如那些人吹嘘的那样,拆迁可以得到七十平方的房子,那么五个人就是三百五十平方,而在杭州,同样的价钱,他们能买到的可能就一百平房左右,而且地段不一定很好。如果太过偏僻,开车容易堵车,地铁公交又不好挤,带着小孩就更不方便了。
“恩。”看到千秋现在的表情,清和已经猜到了她想的是什么,他有钱,所以他们的选择很多,千秋纠结的肯定不是房价的问题,而是不想离开这个长期住的城市。习惯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久了之后想要更改过来可是特别难的,尤其是像千秋这样不喜欢改变的人。
每个人对故乡都有特定的情结,千秋大概就是这一类人吧!所以搬到杭州定居对于她来说真的特别难,也导致那个话题最后不了了之。
政策真正下来的时候,跟之前村民所说的几乎没什么差别,因为不放心赵华和那个女人,村里开会期间,千秋都是全程监督,并要求分房而不是拿钱。
“那,我们分的,该由我们自己管吧!”黄美琴的意图特别明了,就是以她自己名额得到的补偿,该由她自己管。千秋刚开始是不同意的,后来经村干部调解之后,黄美琴和她儿子以及赵华三个人的份由他们自己掌管,另外五人的则全由赵千秋支配,拿到房票后,赵千秋打算换三套120平方的房子,不够的她让清和另外添了一点进去。至于赵华的动态,虽然时不时会出现在自己面前,但千秋总是特别反感。
房子最后还是被拆掉了,当楼下杂货铺的广告牌被拆下来的时候,千秋竟然伤感地哭了起来。楼顶的那颗老葡萄树以及后院里面的大桂花树,还有一些零碎的小花小草被清和移植到镜县那边房子的院子里面,因为那里有专门的植物学家,在他们的帮助下,移植的植物几乎都存活了。没有了住处的千秋他们搬到了清和原先住的房间里面,因为空间有限,所以清和房间里面放了两张床,在新家装潢好可以住人之前,他们四人都住在清和的房间里面,至于千黛,她回来的时候会和千秋挤在一起,然后清和就跑到陈钰的房间里面去睡。当然,在住进新房之前,他们也是可以每月领到15元每平方的租房费,算下来大概有两千块的样子,不过那个被黄美琴全部领走了,一分都没留给千秋她们。(赵华虽然知情,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觉得千秋不需要租房子,他们拿去用好像也不算很过分!)
千秋对于那点小钱倒是不怎么在意,就是看不惯黄美琴的为人,总是想要找机会怼她一下。当然,黄美琴心眼太多,千秋完全不是她的对手,每每吵架,千秋都赢不过人家,都想直接动手,不过每次都被清和拦了下来。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清和把千秋搂在自己怀里面,“那些东西就让他们拿去好了,等爸看清她的嘴脸,以后就知道你说的都是对的!”(千秋也是后来才知道,清和老家的很多亲戚霸占着他们家的房子和店面,他几乎没有管过,以前是年纪小,后来是觉得无所谓。为了不想跟他们有过多的纠葛,他甚至都不愿意去谈判。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才一直劝着千秋不要争,并告诉她由自己努力得到的东西比白拿的要珍贵的多。)
“我好不甘心啊!”千秋觉得自己都快成为怨妇,也知道自己这个样子一定特别难看。她花了将近一年的工夫才将状态调整过来,对于黄美琴的种种开始视而不见。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