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 此结陈如悟客尘。客尘动摇。俱喻烦恼
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此结阿难答身境。手有开合。头自动摇。身境客尘同一生灭。更无二别。应知。客必有主。尘处有空。对佛手之见。形头动之性。未尝动静。岂成去来。前后会通。其揆一也 二总责迷失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总责也。总责凡夫二乘无常计常常计无常。凡夫不了身境无常。妄执实有。计我我所。起惑造业流转三界。受于一切身心大苦。尚不知生灭。岂知本如来藏。故云以动为身念念生灭等。此即责无常计常也。二乘虽知一切无常。而不悟知本常妙性湛然不动。故云遗失真性。既不识真。亦不辨妄。故云颠倒行事。其犹弃海认浮沤者耳
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结失也。不了性一切心。即是失真此斥二乘不知常也。认物为己。此指凡夫以动为身等也。下文身之与心皆是真心中所现物。执为自己。颠倒斯甚。自体不识。妄取他缘。如怀至宝于外求丐。谁之过欤。故云自取流转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之二)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二(之一)
长水沙门子璇集
二就破颠倒渐明真见二。一且对匿王破其断见二。一述阿难所坏愿辨真妄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悟知缘尘之心是影事。又识对境之见是不动。翻思往日。认妄失真。流浪既深。[日*昏]惑难晓。幸逢嘉会。遭此良时。法乳既滋。如子遇母。不亦快哉
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前文叱责此非汝心。盖令识妄。仍指诸法唯心所现。此又令了所现之妄本无自性元是一真。一真未尝动摇。诸法何曾生灭。佛意欲其即妄见真。遂印对境之见元来无动。广责认物为己性心失真。阿难罔测佛之深旨。将谓真妄二体全殊生灭之外有不生灭。若如是者。唯心之言虚设。妄法之语徒施。逐语迷旨。终成颠倒。虽怀疑念未敢形言。故云合掌礼佛愿闻等也 二明匿王引外请证不生四。一引外叙疑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 迦旃延姓也。名迦罗鸠驮。此外道执一切法亦有亦无。删阇夜是名。毗罗胝母号。此外道起自然见。外计虽多不离断常二见。此二皆断见类故云。咸言断灭。此人异计。不知业种相生。妄谓死后即是涅槃
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狐性多疑。凡遇冰处。听水无声然后方行。昔闻死后断灭。今闻不灭不生。孰是孰非。犹豫不决。故云狐疑。匿王深体阿难所怀。知于生灭之外求不生灭。心虽密请。口不形言。故引外宗冀佛开示。近破外道断见令知死后续生。深引阿难悟真不离生灭妄识。故云证知此心不生灭地 二述身迁改四。一问答身常不常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佛举此问。欲显生灭中有不生灭。如前头自摇动见无所动 二问答未灭知灭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我此无常变壤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前念灭后念生。刹那变异。如火烧薪必归磨灭。俱舍云以诸有为法有刹那尽故 三问答老幼何貌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王述无常念念迁谢。其理必然。故印如是。欲其更叙迁谢之相。以老少相比为问。十五曰童。未巾冠也。龄年也
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始生曰孩。始行曰孺。孺濡也。言濡弱也。肤布也。布在表也。文理光美曰腠。此皆童子时相。长成谓成人之时。此从二十已上至强壮时。故云血气充满。颓龄即今六十有二。年龄颓朽近于七十。故云迫于衰耄。老少相异。云何世尊见此相比 四问答顿渐流年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 前叙相变。今问年变。由年变故令其相变。不顿朽言。要叙渐老念念迁移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 十年为限。粗相而观。殂往也。落犹不住也。少壮不住往而不迁也。故云殂落。流变易改也
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 此以一年为限。年年变改何啻十年。十二年曰纪也
岂唯年变。亦兼月化 此以一月为限。月月不同。不唯约年也
何直月化。兼又日迁 何直犹不但也。此以一日为限。日日更讹。不但约月。已上从宽至狭。四限观察。无常之相。犹是粗浮未为微细
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此至细而观也。若以沉静其思审谛观察。即刹那不停念念流变。此即微细四相迁流不息。凡夫心粗。殊不知觉。古德偈云。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觉。若置眼睛上违害极不安。愚人如手掌。不觉行苦迁。智者如眼睛违。极生厌患。言刹那者时之极少也。俱舍论说。时之极少名曰刹那。时之极长名之为劫。乃至年之与月俱是时之分剂。又云。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须臾。三十须臾为一昼夜。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十二年为一纪。前约十年为限。是约一纪举全数尔 三示性不灭三。一佛问不灭王答不知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生灭粗相如前可知。不生灭性亦在汝身。汝知之否。匿王举外叙疑。俾欲世尊明示。今蒙佛问。故答不知 二许示无生广辨无改。此下约王自小至长见河不变。以明见性。意显只于生灭了不生灭。相虽粗近。旨甚深微。一令匿王验粗相而悟舍生趣生。一使庆喜发深解而知灭元不灭。即相显性。在此密谈。头自摇动见无所动是此意也。维摩云。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肇公以万物即不迁。何但于见。下文佛答文殊。及会三科文首。分明显会。始现其意。文二。一许示无生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许于正生灭时示无生理也 二征诘广辨三。一问答见河之初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