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五百七十四章 厚与黑(十二)

2021-09-01 作者: 没落皇朝

“嗯!陛下,恭王的主意正,这事儿当按恭王的意思办,至于杨三么!给他个兵部郎中的职司,让他暂署武昌知府,也就成了。战乱时节文官做武职,武官掌文职。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一旦将来这杨三为祸,进可以让他入京为官,做个兵部侍郎,退也可以让他在地方,做个巡抚之流,解了兵权之后,杨三也不过是只没有爪牙的看门犬。

这杨三肚子里没什么东西,靠着幕客那点水头。他能在官场走多远?”

祁寯藻的主意不错,但封赏未免吝啬了一些,一个兵部郎中五品官,一个武昌知府四品官,与杨猛的从一品武官职衔相比可是差了不少。

但祁寯藻欺负人的地方就在这里,杨三是个傻货,给他个知府兼着兵部郎中。已经是好大的面子了。

“嗯……这样吧!给云南的杨士勤,一个世袭云骑尉的封赏,藏边的杨毅,也适当的提一提品制,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职缺,毕竟杨三哥是立了功的。

至于江南江北两大营。你们斟酌着办,天津那边的南北大营,也要加把劲了,朕总不能一直呆在热河吧?”

与祁寯藻和六弟的想法不同,在四色棍的心里。还是比较重视这个杨三哥的,与曾涤生相比。四色棍还是中意当年那个义气深重的杨三哥。

现在的局势,也确实让人心烦意乱,京师呆不住,自己这个做皇帝的,跑出京师暂避于热河行营,这面皮不好受啊!

如今这局面,南边丢城失地,北面京畿危急,这样的局面,四色棍继位的时候,怎么能想象的到呢?

朝廷的谕令,很快到了杨猛的手里,自打朝廷搬去了热河,杨猛这边对京师消息的掌握也不怎么灵通了,但这份谕令对杨猛的作用还是蛮大的,别看一个兵部郎中,一个武昌知府,这两样职务,对杨猛来说极为实用,有了知府、郎中衔,巡抚侍郎也就不远了。

更重要的是,武昌这地界,现在就是他说了算的地方,什么狗屁巡抚、总督,不知道有句话叫做县官不如现管吗?

至于扩军到两万,这就更符合杨猛的心意了,瞧石相公的架势,近期是不打算与自己为难的,洞庭湖那边插起了杨字血旗,这局势也不会太过糜烂。

太平军这次来的不怎么是时候,正赶上秋收结束了,湖南那地方,没什么粮食可抢,现在湖南最大的粮商,就是杨家,石相公派到湖南的七八万大军,怕是要面临补给的难题了。

太平军入了湖南,接下来就没自己什么事儿了,左骡子和曾涤生两人,手下都有万余人马,虽说多了石祥祯和韦俊的四万多人马,但这支人马的第一战,怕是要在左骡子的岳州打响,打岳州,早几个月或许很轻松,现在么!怕是四五万人马,去了岳州,也得遭殃。

他现在是兵部的郎中,武昌的知府,湖南的事儿,就与他没多大关系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湖北和洞庭湖的船厂、炮厂了。

船厂、炮厂,虽说依在建,但杨猛现在还缺了几项重要的资源,那就是煤铁铜。守岳州,一方面是为了洞庭湖的地盘,另一方面就是岳州有铁矿,洞庭湖另一侧的常德有煤矿,走水路很方便,保岳州不失,其实就是保岳州的铁矿不失。

兵出黄州,为什么要兵出黄州呢?在武汉三镇周边阻击太平军不是更好?这原因也简单,黄州和对面的鄂州,煤铁俱全!

因为意气打仗,死伤数千人,抚恤的银子花去几十万,这样的事儿,杨猛还是不会干的,打黄州,一是为了威慑太平军,第二么!尤为重要,那就是为了夺岳州、鄂州的煤铁。

话说这湖北的防务与杨猛也没多大干系,几千人马,几十门臼炮,他会平白的丢在黄州地界?这次扩军,对杨猛来说也是个绝妙的机会,散去之前的练勇和绿营,从云南调派一万左右的新军,补充到水师团练,散去的这些练勇和绿营,在黄州、鄂州驻防,一并将锁江的炮台群也建造起来。

杨猛要在岳州、汉阳、黄州、鄂州四地,开煤铁矿,建造一个横跨两湖的,在世界上也是规模空前的大铁厂。

当然这样的工程不是几个月可以完成的,想要建成,怕是得一两年的时间,如今杨猛的主要目标,就是洞庭湖之中的岳州铁厂、炮厂,君山的船厂。

武汉三镇,汉口的船厂、汉阳的铁厂、武昌的炮厂,有了动力船和驳船,依托长江水路,先在这两地动工,之后制造就地制造机械,在黄州、鄂州,建世界最大的铁厂!

在两湖地区,建这么庞大的工业区,杨猛也是有考究的,从四川到湖南从湖南到湖北,都有不少的石墨矿藏,这里的煤铁石墨俱全,又有宽阔的长江水道,将运河挖到矿区,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就有了基础。

而如今周边几省,十几万太平军在肆虐,灾民难民怕是数以百万、千万计的,杨猛手里的粮食充足,乱世之中,粮食就是聚集人丁的神器,有了这个东西,建造大工业基地的人力资源,是最轻松的活计了。

安徽、江西、湖南的形势不容乐观,杨猛却在武昌,绘出了一个依托长江的巨大工业基地,没有铁路之前,驳船的巨大运力,就是这个工业基地的运输保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