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大部分时候,将拥有转换物质和幼虫的巢穴交给一部分同类进行把守,其他大部分同类全都离开巢穴,外出完成各自的工作的不定虫,过着的是类似于蚂蚁和蜜蜂的生活。
承担着外出寻找转换物质和其他可利用物资的工作的不定虫,通常会三五成群地,在以巢穴为中心的某个球体区域内,四处移动,展开搜寻。
一旦它们找到了值得带回巢穴的东西,在可以进行搬运的情况下,环绕在好不容易找到的收获旁的不定虫,会通过发送特定电磁波的方式,与自己的同类取得联系,并让它们及时赶到物资所在地点,随后同它们一起齐心协力,把收获带回巢穴去。
而在它们的收获过于巨大,不太方便进行搬运,或者整个球体搜索区内,除了该收获以外,其他地方都已搜索完毕,因此整个巢穴很快就要进行移动的情况下,接收到这三五只不定虫发送的联络电磁波的其他不定虫,则会选择将整个巢穴,推送到收获物所在地。
想当初平安还在A世界里的时候,于出航五百多年完成了卡伦恒星系十二大行星内部区域的探查的先遣船,在发送过联络信号后没过多久,就等来了通过空间坐标跳跃,而直接抵达第六行星表面的希望号母舰。
待人类星际联盟抵达目的地之后,花费了一百多年时间对第六行星展开改造的人类,在这段漫长的时间中,曾经许多次遭遇了不定虫发起的袭击。而在这些袭击里,平安所经历过的最为凶险的一次,便是她在跨越时空壁之前,所经历的最后一战。
在对第六行星进行改造的过程中,由于在星球表面迎战不定虫的各种军事设施和武器还没有建造完毕,因此在一旦降落到第六行星表面,希望号就没有办法像在宇宙空间里时一样,对到来的不定虫做出及时的应对的情况下,希望号在完成空间坐标跳跃,并放下了改造星体的各种人员和物资后不久,就重新起航,开始了环绕第六行星进行的护卫航行。
在希望号环绕第六行星航行的岁月里,除了需要往返第六行星表面,进行行星改造的各种工作人员,以及在休假日到第六行星表面进行休假的船员以外,早就已经习惯了现代化高科技生活,而并不愿意长时间生活在尚且还处于原始状态的行星上的船员们,其绝大部分时间,依旧是在希望号上度过的。
也正因此,在正式展开行星表面的生活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不定虫的每一次来袭,都得到了人类星际联盟的积极迎战与应对。并且这种还绕第六行星进行护卫航行的运行方式,更是在最后一战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平安到最后一战中所见到的那个不定虫巢穴,原本是位于希望号母舰的特殊磁场探索范围以外的。
只不过,由于巢穴周围的球体区域内,所有可以进行利用的物资都已经被不定虫搜刮得一干二净,因此,在倾巢而出的不定虫那类似于众人合力一起推车的推动下,开始移动的巢穴,才会在不断靠近希望号母舰的过程中,被人类星际联盟所探测到。
环绕第六行星进行护卫航行的所有船员都知道,在希望号以及第六行星上,拥有那么多的转换物质、那么庞大的电能、那么充足的有机物的情况下,这个被他们检测到的不定虫巢穴,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错过他们这顿丰盛的美餐的。
因此,在响彻希望号内外的警报音消散后不久,全体船员便立刻行动了起来,为即将到来的自卫战争,开始进行准备。
按照理论来说,如果能在尽可能远离第六行星的位置上,把整个巢穴连带所有的不定虫一锅端,自然是最为理想的。毕竟,交火的位置距离第六行星越远,不定虫突破人类的防卫战线,降落到行星表面进行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小。只不过,现实的情况,却不具备足够的条件让希望号按照理论构想行事。
当不定虫距离希望号足够远,不能够被进行可视化的时候,人类星际联盟想要捕捉到不定虫,所使用的方法是特殊磁场探测法。只是,假如不定虫不使用储备在身体里的电能,改变自身的运动状态,那么不会发出特殊磁场的它,就不可能在无法进行可视化的遥远区域里,被人类所察觉到。
而在希望号可以进行可视化信号处理,并且比传统的雷达探测范围和红外线探测范围都要大得多的探测区域里,卡伦恒星系内部的小行星带,以及其余行星的卫星环,则会为不定虫提供天然的躲藏屏障,帮助它们躲避希望号的捕捉。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考虑到不动用自身存储的电能的不定虫,可以在使用惯性运动的方式突破不可视区域后,利用自然环境,在可视区域内,一边进行躲藏,一边依靠用触手牵拉各种小星体获得反作用力,从而在难以被察觉到的情况下一点点靠近第六行星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自己落入调虎离山的阴谋的希望号母舰,自然就不可以放弃守护第六行星的职责,跑到远离第六行星的地方去,与不定虫交手。
当然,人类星际联盟也并不是没有考虑过,把护卫第六行星的任务交给子舰,随后让母舰出航,前去一举捣毁不定虫巢穴。只不过,在计算过护卫第六行星所需要的子舰,以及随同母舰一起出航共同作战的子舰数量后,人类星际联盟发现,人类并不具有如此多数量的子舰。因此,这个作战方案便被否决了。
让母舰以及三艘子舰执行护卫第六行星的任务,随后让其他所有的子舰出航,前去捣毁不定虫巢穴,这,便是自卫战争的整体作战方略。只不过,想要让子舰像母舰一样,只用一颗炮弹就炸毁整个巢穴,这却是根本不可能的。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