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们每天吃着白米饭热面条,每餐可以吃饱,隔三差五的还可以吃一次肉,这让他们都很感激涕零,其中还有不少是北地流民出身,他们流浪在江南、江北各府县时,本来己经看多了世态炎凉,感官日渐麻木,但在这里,却第一次感觉到了生活的温暖。更感念天子的恩德,心中第一次对朝廷,对大明有了认同之感。
但也有一些奸猾的,虽然有气力,却比较懒惰,老是磨洋工,偷工减料。对这些人,朱由桦可不会客气,查到一个就是一阵乱棍好打,然后赶出了兵工坊,任由其自身自灭。
他带着贴身护卫,兴致勃勃的穿行在走廊过道之间,看着大明当下最大的一座兵工厂在自己手中一点点建立起来,心中颇为振奋,不时地对周围的军械指点一番,等返回时,身旁已围了不少各坊主事。
朱由桦转身道:“今后,火器、火药坊军匠安全为第一,试验时,相关人等呆在安全地方,操作者全身套铁甲,反复试验上百次,一定要找出安全隐患,操作要有章可循,尔等识文断字的少,以后要识点字,彼此要多交流交流工场经验,搞工艺改良,弄成标准化,以后不能单靠经验做事,军匠凡有创造贡献的,记军功,取消匠户身份,子女也可读书进学,出仕为官。
当然,普通军匠的食粮工钱朝廷也是一个子不会少的,每造出一杆合格鸟铳,大炮、盔甲、腰刀。朝廷都会给予一定的奖励。不过有赏就有罚,以后产出的军器再有不合格,相关人等都要扣去月饷月粮以充材料耗损,如有造成军士损伤,还要重罚。”
“我等谨遵圣命。”
在各坊主事的叩头跪送下,朱由桦缓步踏出了兵工坊。
回到皇宫后,朱由桦将首辅兵部尚书马士英、次辅吏部尚书路振飞、户部尚书阮大铖、礼部尚书钱谦益、刑部尚书陈奇瑜、左都御史左懋第、工部尚书王铎等南都实权派大僚召集到了御前,商议军制改革大事。
对这一届的内阁大臣,朱由桦总体还是很满意的的,姑且不论操守如何,大体都有真才实学,路振飞、左懋第都是“挺福派”里的正臣、直臣,难得的还是实干派,对于这样的臣子朱由桦向来是不吝啬重用的。他们一个执掌吏部,一个执掌宪纪,职权重大,中枢和内阁有他们在,马阮一党哪怕蹦哒的再厉害,也无法一手遮天,再说还有陈奇瑜和钱谦益这些开明的东林党从旁牵制马阮,三股势力彼此牵制制衡,大权牢牢握在他的手中。
有鉴于大明营制的混乱,军职、爵位、勋阶的逐渐泛滥奔溃,趁着削藩成功,重塑纪纲,对南方各省的军队进行整编势在必行了。
大明传统的卫所制时至今日已名存实亡,目前实行的是募兵为主的镇戍战兵制度,因为其遇事而设,无事而撤的临时性和随意性,导致隔省之间,营制就不大相同,官职品级也不相当,权责难辨。
83书屋:(www.83shu.com)